楼板位于钢梁下翼缘的组合结构平面刚度及承载力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wei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将楼板置于钢梁下翼缘的新型组合结构平面刚度,并和传统的将楼板置于钢梁上翼缘的结构形式的平面刚度和极限承载力作了比较。在模拟结构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条件下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位移较小,同一楼层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假定可以成立。在弹性阶段两者的荷载-位移曲线斜率相差不多,而且新的连接形式斜率还大一些,它的刚度较传统连接形式要好,但新的连接形式楼板开裂荷载稍偏低,应采取加强措施来提高开裂荷载。新的连接形式和传统连接形式相比较破坏荷载偏低,但是当达到破坏荷载时,传统连接为完全脆性破坏,几乎没有耗能段,不利于抗震,而新的连接形式却有一段较小的平台或下降段,所以它的耗能能力较传统连接要好一些,抗震性能好。强度刚度明显增加,而且延性获得很大的提高,是一种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由以上实验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和产生的现象,结合专业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节点形式。 在进行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时,分别采用了弹性理论分析及塑性理论分析的方法。弹性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钢梁截面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楼板位于钢梁下翼缘的组合梁和楼板位于钢梁上翼缘的组合梁相比,其换算截面刚度降低75.1%,梁的弹性极限抗弯承载力降低47.9%,楼板位于钢梁下翼缘的组合梁和纯钢梁相比,其换算截面刚度提高8.0%,梁的弹性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0.2%。塑性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楼板位于钢梁下翼缘形式的组合梁和楼板位于钢梁上翼缘形式的组合梁截面相比较,其塑性极限弯矩降低52.4%,和同等条件下纯钢梁截面相比较,楼板位于钢梁下翼缘的组合梁塑性极限弯矩提高8.8%。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膜结构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广大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业主的认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膜结构无论在工程界还是在科研领域均处于热潮中,中国更是处
为了增强构件的受力性能,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粘贴于梁受拉侧的加固与修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个新兴的技术却时常受到粘结破坏的困扰——没有破坏
该文采用风洞模型试验研究了两个高层建筑间的干扰效应问题,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比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更全面更深入.由于影响干扰效应的因素很多,将该研究的试验工况
软土路基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沉降.目前对于软土沉降的计算与预测方法很多,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该论文以现场的实测资料为出发点,对广珠铁路、秦沈铁路和
桩基础是建筑物的一种重要的基础结构形式,其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该论文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对在轴向力作用下单桩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对在轴向力作用下单桩力
污泥的森林及园林绿地利用是污泥处置的一个有效方法,具有可回收污泥中养分,避开人类食物链等优点;由于铝絮凝剂的广泛应用致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铝,铝是植物生长重要的障碍因子
由恐怖袭击、意外爆炸等事件引发的结构关键承力构件破坏从而最终导致的结构连续坍塌,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
本项研究以上海地铁2号线石门一路地铁站附近场地饱和粘性土为研究对象,现场取样、野外观测及室内试验相结合,运用弹塑性理论、材料力学、断裂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等理论,采用
门式刚架结构作为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一类轻钢建筑形式,广泛应用于厂房、超市、仓库、机库、体育设施、候车室等各类建筑中.它具有重量轻、刚度好、抗震性强、外观光洁、施工简
该文将以正在建造中的卢浦大桥为背景,对其进行稳定、极限承载力以及静力等全面的分析,揭示大跨径钢结构拱桥的受力特点.具体说,该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第一类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