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飞机电子设备不断增加,热负荷大幅提高,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因其多方面优势,更符合未来飞机环控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对机载准双级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搭建、仿真分析、实验研究等并不完善,对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匹配、监测等研究也有待丰富。本文的研究针对上述薄弱环节展开,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机载制冷系统技术指标要求,搭建了机载准双级压缩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基于ANSYS有限元仿真平台进行了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飞机电子设备不断增加,热负荷大幅提高,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因其多方面优势,更符合未来飞机环控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对机载准双级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搭建、仿真分析、实验研究等并不完善,对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匹配、监测等研究也有待丰富。本文的研究针对上述薄弱环节展开,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机载制冷系统技术指标要求,搭建了机载准双级压缩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基于ANSYS有限元仿真平台进行了系统模态、随机振动和连接管道的热应力分析,确定了易失效部位,综合校核了系统在机载动、静载荷下的结构可靠性。(2)进行了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相关实验研究,分析了制冷剂充注量、高低温机载工况、相对补气量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系统最佳制冷剂充注量,并证明该值具有不同机载工况、不同相对补气量的普适性;分析确定了系统最佳相对补气量;总结了制冷剂充注量、压缩机频率对系统中12个运行状态参数的影响特性。(3)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仿真模型,拟合出冷凝器流量计算值与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关系,扩大了充注量和机载工况的研究范围;利用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相互补充,建立了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对应的系统运行参数数据库。(4)通过主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表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物理模型和BP神经网络两种手段,进行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监测模型(VRC)的建立和逐步修正;通过对建成的4个VRC模型的监测性能对比,确定了其中最优的VRC-PCA-BP模型,并对其内插性能检验,预测结果的可靠度较高。本研究总体为机载准双级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技术储备,为制冷剂充注量、补气量的匹配及寻优提供有效方法,为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特性提供理论依据,为机载准双级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仿真研究提供有利参考,为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了高效的手段,并为系统的控制优化和智能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tson)是20世纪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在她的创作中,赫斯顿注重黑人女性的精神成长。但是在她的自传《道路上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冲击波效应的金属表面碾压技术(Laser shock wave planishing,LSWP)。该技术在常规激光冲击处理中的约束层和基体表面间增加了一层接触膜,利用激光冲击波波压作用于接触膜,对金属粗糙表面进行“碾压”,从而获得集光整与强化为一体的表面,解决常规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在粗糙度控制方面的缺点。本文以航空LY2铝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表面微特征在LSWP作用下的变形规
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海洋国防意识的不断明确,对海水中动态目标的探测和舰船目标的尾迹追踪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水下湍流场的探测与识别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人
第一部分 睡眠呼吸障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结构和结局的影响背景: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等多项缺血性脑
索尔·贝娄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一位十分重要的犹太裔作家。他的一生获得了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诸多奖项。他的作品一方面充满着极大的人文关怀,同时作为一名犹太人,他的作
目的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但是除前列腺癌外,其他实体肿瘤的粒子植入方式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难以取得满意的预期效果。本研究尝
阅读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学习过程,在儿童时期通过识字学习逐渐增长的字词经验使我们实现对文字的快速自动化识别,即达到文字知觉的专家化。面孔是另一种熟悉物体,随着面孔
直升机在工作过程中,旋翼旋转产生的交变气动力经由主减速器与机体之间的安装结构传递到机体上,使机体各部件以及驾乘人员处在一个相当复杂且恶劣的振动环境之中。现代直升机
铂系催化剂作为化工行业重要的催化剂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而乙烷在无氧环境下的解离过程常常被用作探针反应来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据文献报道Pt(111)面作为铂催化剂的主要活性面之一,可能是铂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中心。故本论文基于DFT理论,选用GGA-PW91泛函,采用Slab周期性模型结合微观反应动力学,开展乙烷在Pt(111)上的解离过程的理论研究。具体工作和主要结论概括如下:首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施行不同的肺复张方法能否改善患者的肺氧合能力及顺应性。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ASA Ⅰ~Ⅱ级,年龄40-65岁,采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