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a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股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它存在的500余年和废除后的100余年里,与其一直相伴的是优劣、功过、存废的巨大争议。而经义化的内容取向,程式化的写作方式,单一化的选才路径尤其为后人诟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八股文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把它作为遗迹供后人凭吊,汲取教训;还是作为遗产供后人继承,取其精华,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八股文进行客观、全面、科学、辩证、历史地考察。八股文的盛极一时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对中国政治、文化确实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训练逻辑思维、培养写作能力、推动文体融合等方面还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极尽汉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的美质、美形建构方面,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论文试图建立一个套叠式结构:由“争议”引出“定义”,由定义引出“演进逻辑”(动因),由“演进逻辑”分化出“审美阈值”,进而再分化为“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最后细化为“韵律”、“结构”、“修辞”三个维度,进而推演出“八股文在形式美学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的结论。如图:争议→定义→演进逻辑→审美阈值{审美内涵审美价值{韵律结构修辞}→结论
  分述如次:
  “导论”从八股文的巨大争议切入,对“育才兴国”还是“毁才误国”、“禁锢思想”还是“开阔眼界”和“集诗文之大成”还是“僵死如木乃伊”三大焦点争议作概要介绍。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和如此对立的争议呢,主要源自八股文的区别性特征,于是引出八股文的科学定义来。本文在八股文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的基础上,对八股文做了全面的描述,即描述性定义:八股文是明清两代选拔尊儒合用人才而创制的科举考试专用文体。明高祖朱元璋参考宋、元考试的命题方式,因题目均取自于《四书》,故又称作四书文;因要求考生阐释经书中的义理,故又称经义;因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也有解释为奉诏敷陈经义),故又称作制义;因八股文因时而变(也有解释为与古文相对),故又称作时文;因明成化后渐成定式,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而主体部分则是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和束二股共八个具有对比排偶形式的语段,故又称作八股文或八比文;或因八股文的文学表现方式,故又称作制艺、时艺。
  正因为有如上特征,所以第一章首先讨论了八股文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动因:它虽积弊甚巨,但不失为“不良之良法”,在维护统治、统一思想方面无可替代;它虽不涉实用,但不失为“无用之大用”,在弘扬儒家文化、培养官员素质、训练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它虽文体驳杂,但不失为“破体之合体”,在整合历代文体技法,兼容各体之长方面多有可取之处,其中包括这一章的第二部分“八股文的审美阈值”:其最大值就是它对汉语言文字诗性功能的张扬,其最小值就是在语言规矩和文体规矩之内的自由发挥,所谓严肃的游戏或戴着脚镣跳舞。
  第二章分析了八股文形式的发展及其审美内涵,侧重从八股文审美特征的形成厘析八股文体式的发展历程。起承转合与排偶等八股文体式的要素逐渐凸显的过程,也是八股文美学特征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八股文体式演变出各种变格,具有了不同的美学取向;八股文自身蕴含着各种文学性的因子,其与古典文学、古代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丰富了八股文的审美内涵。
  第三章从声音层面探讨了八股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所蕴含的音乐性,涉及八股文中几种重要的节奏形式如音顿律,平仄律,声韵律,分析了平仄调配,音顿与停延的运用,头韵和韵脚的运用与八股文音乐性之间的关联,以及八股文中的语气词所带来的轻重交错的节奏感,从而发掘出八股文文本在语言单位的各个层次上所体现出的音乐美。
  第四章从八股文的体式方面探讨了八股文的结构艺术。八股文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带来一种固定的行文节奏;骈散结合的体式体现出寓多样于统一的和谐;排偶的平衡与对称充分利用了汉语的优势,配合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长短句式、肯定句与否定句等对立因素的交错使用,构成了独特的参差美。
  第五章探讨了八股文的修辞问题。八股文的表达,需要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自己对经典理解的深度、学术功力的深厚以及驾驭文字的才能,因此需要很高的修辞技巧。一方面,八股文作品总是会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技术,特别是一些汉语中形式感很强的修辞格,如顶针、对偶、复叠、错综等等,去制造独特的审美效果;另一方面,代言体的形式使得八股文的写作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想象性成分的加入,为作者文学才情的发挥提供空间;而戏剧化的修辞又使八股文与戏剧、小说等民间艺术形式发生了互喻。
  浩瀚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传统的文体融合,赋予八股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形式美学角度研究八股文,可以揭示它得以流传五百年,至今还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深层次原因。
  
其他文献
宋代出使文学指宋代使节在出使别国期间创作的诗、词、文(行程录)作品。狭义的出使文学指使臣正常出使(即出使完毕顺利归国)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如范成大创作的使金纪行诗。广义的出使文学则除正常出使之外,还包括使臣被他国扣押羁留甚至于他国仕宦时的文学创作,这一情况多见于宋金外交中,如宇文虚中、洪皓、朱弁等皆属此类。  宋代出使文学在北宋为使辽文学,在南宋为使金文学。由于不同的山河形势与历史背景,北宋与南宋
学位
青州是山东中东部地区回民较多的县份,回民自元明时期长期定居于此,与汉民交流日益密切,在保留自身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的同时,语言、生活等各方面逐渐向汉族靠拢,形成了与汉民语言总体基本一致却又保留自身特点的语言面貌。现有研究成果中,青州回民汉语方言的特点还鲜少有人关注,对于其语音、词汇方面的调查研究也还不够充分。  本文以青州回民汉语方言的语音和词汇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当地语音、词汇情况的基础上,
学位
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所著的《论衡》是东汉子书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本课题以《论衡》文学研究为中心,探究其独特文学思想和多元文学特色的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及三章正文内容,绪论介绍东汉散文及子书的研究情况,梳理王充及《论衡》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简要回顾和评述与《论衡》文学研究相关著述,同时指出当前《论衡》文学研究缺乏整体性视野的现状。  第一章概述王充其人的家世生平与东
学位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登诗坛的冯至就已颇受鲁迅赏识,鲁迅称其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然而,作为一个始终在积极探索的诗人,冯至很快就不满沉溺于一己之哀愁的浪漫主义抒写,而渴望在诗中表现生命的沉思。经过长时间的沉潜,终于在十年的沉寂之后,冯至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创作高峰——《十四行集》。《十四行集》的出现标志着诗人在创作上完成了对现代主义的吸纳与融合,是中国新诗的一次现代性转换。本文试图从诗歌叙述
学位
本文的研究对象“超媒体美学”是叶维廉在1977年撰写的文章《出位之思:媒体及超媒体的美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既强调媒体自身的表现性能,又在此基础上强调各艺术媒介的互照互通、兼容互摄,以此来开拓现代艺术创作的美感表现领域。本文由此出发,系统考察叶维廉在五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关于“超媒体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以下是本文的整体架构: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目前的叶维廉研究、尤其是对叶维廉作品的跨
学位
叶灵凤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南来香港时便带来现代主义的气息。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艺新潮》掀起现代主义浪潮以来,六十年代初的刘以鬯、岜南到七十年代的西西、也斯等作家的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一直延续不断。董启章承接了香港的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传统,同时也受到普鲁斯特、卡尔维诺、艾柯等西方作家和夏目漱石、大江健三郎等日本作家的影响,以跨越古今、东西的视野进行跨界写作的实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写
学位
诗歌叙述学研究正在兴起,并已成为诗学研究的新的领域。作为非传统的叙事文本,诗歌具有独特的叙述特性与意义。从宏观来看,诗歌有单首诗歌,也有组诗。组诗是若干单首诗歌的集合体,从实际作者的创作来看,这种组织形式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组诗的叙述并未受到关注。  本篇论文以新时期组诗为文本例证,重在探索诗歌系列叙述以及“聚焦”这一核心概念带来的对组诗艺术效果的创造。其目的在于探究两个问题:作为
学位
《恒言录》是清代钱大昕所作的一部收录常言俗语的辞书,包括卷一吉语类、人身类、交际类、毁誉类,卷二常语类、单字类、叠字类,卷三亲属称谓类,卷四仕宦类、选举类、法禁类、货财类,卷五俗仪类、居处器用类、饮食衣饰类,卷六文翰类、方术类、成语类,共6卷745条语汇,词义涉及范围广,书证较为详实全面,为研究汉语常用词汇及方言俗语提供了丰富语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较高价值。纵观前人已有成果,针对《恒言录》词汇内
“母亲”形象的书写一直经久不衰,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王安忆绝大部分小说都将聚焦点集中在女性身上,关于女性书写,母亲书写必然首当其冲,王安忆在作品中呈现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对母亲形象的思考与重新书写,反映了王安忆不同阶段对母亲形象的认知和女性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时代背景与个人经验的影响。  本文试图立足王安忆文本中的母亲形象,通过采用文本细读、经典作品阐释,并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系统探讨、完整展
学位
东汉末期,中央集权日趋衰微,吏治腐化朽败,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经学内部也发生极大变化。社会上逐渐产生了要求整顿社会风俗的思潮,批判腐朽风气的声浪日渐响亮。应劭由此撰写《风俗通义》,其书记载了大量民间习俗与传闻,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俗,是研究汉代礼仪制度、社会文化的重要史料。在其中,应劭将地理独立列为《山泽篇》,并于此篇中选取了十四条地理实体进行地理书写。  本文旨在探讨应劭《风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