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运动事件在汉语中的概念化模式及语言表达方式,重点在于了解汉语使用者如何概念化日常经验中的运动事件并将此概念化转变为语言形式。本文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展示语言如何反映人们对世界的概念化。关于运动事件的概念结构,Talmy在其2000年出版的著作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中提出了[物象-场景-运动-路径]的分析模式。本文在此模式下分析普通话对运动事件的概念化模式和语法表征,总结出了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时所具有的几个重要的语言类型学特征。第一,汉语根据物体的‘可动性’来分配物象和场景这两个运动事件中的概念成分。人们根据经验判定某一物体的可动性程度‘并将其归类到‘可动性等级’中。通常可动性越高的物体越容易被概念化为‘物象’,可动性越低的物体则越适合充当‘场景’。‘物象’和‘场景’在概念上的反差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句法结构要遵从‘优先顺序’:即概念上充当‘物象’的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角色总是高于概念上充当‘场景’的成分。虽然‘优先顺序’是表征‘物象’和‘场景’的默认语法形式,然而汉语里也存在‘物象’和‘场景’句法角色颠倒的情况。只要充当‘场景’的成分在‘可动性等级’中的位置远远低于充当‘物象’的成分,这种句法颠倒就能成立。第二,Talmy根据语言如何合并及表达运动事件的‘路径’和‘方式’等概念成分提出了两种词汇化模式,分别是‘卫星框架模式’和‘动词框架模式’。他将汉语和英语都归类于‘卫星框架语言’。本文认为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的概念成分时兼具‘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的特征,因此它并非像Talmy所声称那样是‘卫星框架语言’的‘绝佳例子’。两种词汇化模式在汉语里的并行运用也使其在语言类型学上区分于英语和西班牙语等‘卫星框架语言’,在这类语言中,单一的概念及词汇合并模式是表达运动事件的典型方式。另一方面,‘卫星框架’模式和‘动词框架’模式在识解过程,交流功能以及在表达不同的运动事件的适用性上也存在着区别。第三,传统观念认为,在概念化和表达运动事件的过程中,‘运动’成分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路径’才是概念化和表达运动事件的关键。理由在于,无论一个句子中的主动词是否表达运动,只要该运动的‘路径’成分未在句中得到明确的体现,就不能确定句子表达的是运动事件。在汉语里,一个句子里只要有明确的‘路径’成分,即使缺少表达运动的词语,它仍然可以表达运动事件。在Talmy的分析模式中,‘路径’的概念结构包含了三个成分:‘向量’,‘构造’和‘指示视角’。本文在此框架内分析了‘路径’的相关性质,并观察到汉语在表达‘路径’相关成分时的某些类典型特征,例如汉语在体现‘向量’的细节方面与英语有所区别;汉语缺乏表达‘穿越’和‘构造’成分合并的词汇。‘指示视角’在概念化和表达‘路径’时被广泛运用;非指示词的叠加使用在汉语里是不存在的。第四,‘卫星框架’语言的特点之一是将‘方式’和‘运动’成分合并于同一个动词中。虽然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时显示出‘卫星框架’语言的特性,然而这样的语言类型归类并不能确保‘方式’和‘运动’的合并一定能得以实现。本文的分析指出,是否能实现‘方式’和‘运动’的合并,两个成分在运动事件概念化过程中的不可分离性是必要条件。在通过与英语的对比中,我们发现汉语在这种合并上表现出更强的限制性。本文对汉语运动事件概念化和表达的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为导向。本文认为,类似的研究成果将为中英文教师以及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因此有助于中英文教学和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