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美国每8名妇女中就会有1人罹患乳腺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的统计数据,全球女性乳腺癌每年新诊断病例达170万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25%,其中死亡病例达52.19万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15%[1]。中国虽然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实际情况同样不宜乐观,近10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约12个百分点,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于首位,死亡率居第四位,并且其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上升了99.99%[2],逐渐成为威胁中国乃至全球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很多,比如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周围环境的恶化等等都是导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因素。随着乳腺癌的研究逐渐深入,临床医师逐渐认识到乳腺癌存在着高度的异质性,单一的解剖分期虽然能够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提供治疗决策,但是并不能充分体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特别是近年来乳腺癌的研究重点逐渐集中免疫组化和分子层面。一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也逐渐引起病理学专家及临床医师的重视和关注。其中IMPC(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虽然发生率很低,约占乳腺癌发病率的2.0%-6.0%[3-4]不等。因其具有淋巴管侵犯早、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较差的特点,并且IMPC多与其他类型乳腺癌混合性存在导致其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漏诊和误诊。目前国内外对于IMPC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等方面。而对IMPC预后的及相关因素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是通过对本院乳腺科50例IMPC患者病例资料的收集、归纳、整理、总结提高对IMPC的认识,并分析IMPC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后续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目的通过收集不同微乳头状癌成分占比的IMPC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微乳头状癌成分占比的IMPC的临床特点及差异为IMPC的诊断提供证据支持。通过收集IMPC的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资料与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IMPC患者50例。收集的主要资料为:50例患者的疾病确诊年龄、肿瘤直径、绝经状态、复发情况、IMPC成分占比、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细胞增殖抗原(Ki67)、手术方式。2.随访方式主要为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手术之日起至末次随访时间,观察时间截止为2016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为11119个月。并记录疾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情况。3.统计软件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同IMPC成分占比IMPC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时间相关多因素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不同微乳头状癌成份占比的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中,按照患者疾病确诊时的年龄、绝经情况、肿瘤直径、HER-2状态、Ki67表达、ER、PR、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三组病例在年龄、绝经情况、肿瘤直径、HER-2状态、Ki67表达、ER、PR、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方面均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患者疾病确诊时的年龄、绝经情况、PR、ER、Her-2的状态以及微乳头状癌成分的占比与淋巴结转移没有相关性(P>0.05)。3.IMPC的3年总生存率为(91.7%)、5年总生存率为(67.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与IMPC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均不是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不同微乳头状癌成分占比的IMPC在临床病理特征的分布上上并无差异,只要癌巢中伴有微乳头状癌的成分均可诊断为IMPC。IMPC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特点,影响其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是组织学分级和Ki-67的高表达。IMPC的预后尚无定论,临床上不能简单依据单一指标来评估其预后,应该在充分考虑IMPC本身的肿瘤特性(如肿瘤的特异型和异型性),来综合评估IMPC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