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寅是因他与曹雪芹的祖孙关系而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红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自胡适开创“红学”考证派以来,现有的关于曹寅的研究,均是以曹寅为切入点,探讨他对曹雪芹产生的影响,而对曹寅诗歌的创作成就重视不够。曹寅身为正白旗包衣、皇帝近臣,深得康熙皇帝的恩宠和信任。这样一个生逢盛世、陪侍明君和处身堂庙的诗人,心中却多有“魁垒郁勃”的诗情,与中下层汉族文士心灵相通,交谊甚厚。《楝亭诗钞》八卷和《楝亭诗钞别集》四卷即是曹寅诗情郁结的产物。曹寅的诗歌作为极富个性的私人话语,体现了他感受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本身就可作多种角度的解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集中的写心之作,展现了曹寅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追求,以其变雅的音调,吟唱人生感受和真实的性情;诗歌风格的变化反映出时代文风吹拂过的痕迹;集中往来唱和的作品所反映的交游活动,再现了清初江南诗歌活动群体化的真实图景。因此对曹寅诗歌进行研究,中肯地评价曹寅诗歌的创作成就,肯定他在江南诗坛中的领导者地位,评价他在推进诗歌创作活动群体化倾向上的作用,这对研究清代江南诗歌史,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所以论文以曹寅诗歌研究为选题,立足曹寅诗歌的文本,就曹寅诗歌选材的特点及成因,曹寅交游对象的群体构成及影响和曹寅诗风衍变及原因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得到对曹寅诗歌的全面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家世文学渊源、师友文学圈和时代风气来探讨影响曹寅诗歌创作的文化环境,从曹寅的包衣身份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来探究曹寅诗情敏感点及生成原因;分析儒、释、道兼收并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原因;探究诗文化心态对其诗艺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从时代机遇和个人的努力两个方面论述曹寅主盟江南诗坛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考证曹寅领袖江南诗坛的时间,以“江宁织造府诗人群体”来指称曹寅诗歌创作的接受对象,界定和梳理这个群体的诗人构成及其基本特点。第三章从闲适和写心两个方面来探讨曹寅诗歌创作的题材特色。闲适的题材内容表现为咏物、题画、山水记游和怀人之作,这是曹寅诗歌题材的主要内容,它以贵族文人式生活的雅趣,体现出康熙盛世的雍容之气,可视为“盛世雅音”。写心是曹寅诗歌中最具价值的诗作,体现出其人的真实心性,他的写心诗,虽不同于下层文士的情感抒发,然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表现为仕宦畏途之忧和生而不才之感,这是曹寅同中下层文士相交的感情基础。因此只有在把握写心诗作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曹寅闲适诗风生成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从结构、语言和节奏等文体特征的三个方面概说曹寅的诗歌风格,厘正前人关于曹寅诗歌特色似是而非的评论,结合曹寅交游对象群体的变化,阐述曹寅诗风“求真”、“宗唐”、“宗宋”以及由“才人之诗”到“学人之诗”的衍变过程。第五章阐述曹寅在江南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探讨他对曹雪芹的影响,探讨他在推进江南诗坛群体化倾向和诗歌创作“庙堂化”风气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