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许建忠教授于2009年出版了翻译学专著《翻译生态学》,深入研究翻译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翻译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完善了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菲茨杰拉德属于美国“迷惘的一代”,一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经济繁荣期,但美国人在精神上无所依托,生活在精神的“废墟”里。因此,费茨杰拉德在1925年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爵士乐时代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港台地区比较流行的译本是高克毅在1974年出版的《大亨小传》,大陆地区盛行的是巫宁坤和姚乃强分别在1983和2004年出版的译本。2013年,青年翻译家李继宏也出版了自己的译本。由于之前已有很多关于巫宁坤和姚乃强译本的对比研究,因此论文以高克毅和李继宏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翻译生态学视角来研究这两个译本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译者采用了哪些翻译策略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研究发现,两个译者所处的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环境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采取的翻译策略的不同。在“美元文化”的影响下,高克毅倾向于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多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从而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而李继宏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开放,他倾向于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保留了原作的语言特征和写作风格。作为生产者,两个译者都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发挥了其应有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