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伴随着全球变暖过去几十年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持续减少,导致该地区的水资源进一步缺乏。华北水资源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夏季空中水是华北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源泉,深入认识华北空中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是制定未来国家水资源应对策略的重要前提。为此,本论文利用东亚探空资料,全国722个台站的降水、温度资料,以及NCEP/NCAR和ECMWF大气再分析资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伴随着全球变暖过去几十年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持续减少,导致该地区的水资源进一步缺乏。华北水资源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夏季空中水是华北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源泉,深入认识华北空中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是制定未来国家水资源应对策略的重要前提。为此,本论文利用东亚探空资料,全国722个台站的降水、温度资料,以及NCEP/NCAR和ECMWF大气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1951-2010年华北地区空中水资源各分量(包括降水、蒸发、可利用降水等垂直分量,大气可降水量,水汽输送、水汽收支等水平分量)的季节和年代际尺度变化特征,利用探空资料对比和分析了两套再分析资料对华北水汽输送描述的差异。除此之外,借助环流分析讨论了海陆温度长期变化对华北可利用降水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地区气候平均温度,降水,蒸发和可利用降水季节变化表现为单峰特征,夏季高于冬季。年降水量的69%被蒸发损耗,冬春两个季节的蒸发远大于夏季,夏季可利用降水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华北夏季可利用降水与夏季降水年代际尺度变化基本同步,表现为在上世纪70-80年代以及90年代至21世纪初发生两次突变性减少,突变时间分别为1979年和1996年。(2)分析发现,NCEP/NCAR和ECMWF资料所描述的华北地区水资源分量的气候特征与探空资料基本一致。但是,NCEP/NCAR资料反映的水资源年际变化在1965年之前的结果异常偏高,1965年之后的结果同ECMWF资料和探空资料的变化比较一致。夏季大气可降水量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发生显著减少,且最近十年出现连续负距平。其中,纬向水汽输送通量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减少,并在21世纪初进一步减少。然而,经向水汽输送通量70年代和80年代末期均发生减少,而在21世纪初相对于90年代略有增加。(3)华北夏季水汽输送来源有两支,分别是东亚夏季西南风和西风带通过偏南和偏西边界水汽输送。气候平均而言,华北夏季水汽收支为正,水汽汇主要位于低层,而中高层为水汽源。比较发现,西边界和南边界整层输送量值相当,但南边界输送主要集中在700hPa以下,而西边界输送垂直分布均匀。年代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上世纪60年代水汽收支偏多,而70-80年代持续减少,90年代略有增加,21世纪初水汽收支再次增加。NCEP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末的水汽输入减少主要是两个边界水汽输入量共同减少导致的结果,但80年代的水汽减少主要由于南边界输入减少导致,而90年代的减少为两个边界同时减少导致的结果,但是西边界减少数值要大于南边界。进入21世纪初,南边界水汽增加,而西边界水汽输入略有减少。(4)夏季蒙古上空的气旋和东亚夏季风西南季风是影响华北可利用降水的两个关键环流系统。利用NCEP大气再分析和探空资料分析发现:伴随贝加尔湖地区的地表气温变暖,蒙古上空的500hPa温度、位势高度表现出持续性变暖增强趋势,并在该地区上空形成了异常暖性反气旋环流。该异常反气旋导致了向华北输送水汽的偏西风和东亚西南夏季风的减弱,从而导致华北空中水资源的持续减少。(5)大尺度海-陆温度长期变化对华北水资源的长期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分析发现,华北可利用降水分别与亚洲北部大陆的地表气温和同期的赤道东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部的海表温度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滑动相关分析,海温与华北可利用降水负相关系随时间变化稳定,但是自90年代中期之后相关系数发生逆转。去掉线性趋势后,大陆地表温度仅在70年代和90年代负相关超显著,但时间恰好对应华北可利用降水的年代际转折阶段,预示着大尺度陆地温度的变化对华北可利用降水的年代际尺度突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19日发生在祁连山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观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用ARPS中尺度模式研究了祁连山地形对云和降水结构及微物理过程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200 hPa西风槽、500 hPa西北低涡和地面冷锋是这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2)这是一次对流性不太强的积层混合性降水,降水开始前,先有一股冷空气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长期以来,生态系统长期通量观测大都集中在草地,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关于湿地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基于长期观测资料的研究甚少,制约着对湿地陆-气通量输送的准确估算。我国通量观测研究与网络建设起步较晚,涡度相关观测只有7年多的时间,且涡度相关系统仪器较为昂贵,难以普及。而风速、温度和湿度的梯度观测开始时间早,资料较易获取。因此,基于梯度观测资料获取陆-气通量成为人们
本文利用“黄淮项目”和973中国暴雨项目外场试验资料中的合肥雷达观测资料、气象部门和淮委收集的雨量计资料、淮委收集的蒸发和入库观测流量等资料,对淠河流域上游的响洪殿和佛子岭流域,以流域内各自12部雨量计距离平方反比法得到的雨量作为真值,采用距离加权校准方法,结合TOPMODEL水文模型,对不同数量雨量计校准雷达对流域面雨量和入库流量模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平均校准和距离权重校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本论文主要研究2006年04号热带气旋“碧利斯”登陆后在长时间维持的过程中结构及其发展演变,“碧利斯”环流内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机理。首先,通过常规观测资料和结合NCEP1o*1o再分析资料得出“碧利斯”演变特征和大尺度背景场分析。用NCEP数据研究南海季风的低频振荡和对于“碧利斯”环流的影响。利用tbb图像、加密观测、NCEP再分析资料对“碧利斯”结构和维持机制进行分析;对于“
我国是著名的季风气候盛行国家,干旱、洪涝等许多灾害性天气都与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有关季风,特别是夏季风活动与我国旱涝关系的研究历来受到气象学家的重视。本文利用1979~2007年NCEP/NCAR再分析Ⅱ资料、青藏高原雪深和我国160站降水等资料,初步分析了春季青藏高原南侧前季风环流圈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与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及我国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试图从前季风环流圈的角度,为我国的夏季旱
长期的观测和研究表明,中高纬度大气中以涡旋运动为主的缓慢运动和以辐合辐散为主的快变运动共存。位涡反演这一技术在正确区分上述两种运动方面显示出非常强的的应用价值。然而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超梯度流的存在往往使得慢变的平衡流与快变的惯性重力波之间的可分性并不那么明显。如何准确地将大气中缓慢运动的平衡流部分从其全部的运动形态中准确分离出来是目前位涡反演研究的一大难题。对于这些难题的理解与进一步研究将涉及到相
沙尘暴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针对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急需开展大尺度的观测,在这方面,卫星遥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利用星载红外高光谱仪器监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是卫星遥感沙尘暴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主要进行了Mie散射原理计算沙尘气溶胶的红外散射特征参数、DISORT模式计算沙尘气溶胶的红外透过率和反射率数据库、沙尘大气红外高光谱快速辐射传输模式开发
热带气旋是影响全球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它是具有暖心结构的天气尺度的低压系统。热带气旋起源于热带海洋上,常规观测通常难以对其进行探测,因此,卫星遥感在监测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为了实现对快速变化的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有效监测,需要发展静止轨道微波探测,而静止轨道微波探测需要考虑毫米/亚毫米波才能克服天线口径对地面分辨率的制约。本文在发展静止轨道微波遥感探测技术方面做了有益
本论文对安装在我国全球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青海瓦里关山全球大气本底站(100.9°E,36.3°N,3810ma.s.l.)Brewer#054光谱仪观测的1997-2007年间的UVB波段(290-325nm)数据进行QA/QC的研究。对因校准时的标准光源的差异、环境温度的变化、光谱仪的波长漂移以及进光系统的余弦效应这四种容易给测量UVB光谱辐照度带来误差的因子进行分析,确定各因素带来的误差大小
利用1980-2004年的中国地区历史天气图、大气探空资料、逐日降雨量资料和ECMWF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多种统计、诊断方法,首先对近二十多年高原低涡的基本活动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原低涡发生年际变化的成因;随后分析了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基本特征及其年际变化;最后分析了高原低涡群发的成因以及高原大气低频振荡的可能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近25年高原低涡的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