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上,常用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模式主要有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BOT(Build-Operate-Transfer)、TOT(Transfer-Operate Transfer)等,根据投资和融资的相关理论,以及PPP、BOT这几种主要融资方式在国内和国际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总结,从我国体育场馆的准公共属性和准经济属性方面,对北京奥运场馆的基本属性做出了分析,并以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经验为基础,利用投融资的相关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北京奥运场馆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融资模式的形成原因及特点,进一步对不同类型的投资和融资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对于我国以后的场馆建设和运营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SWOT分析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北京奥运场馆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类型的投资和融资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北京奥运场馆投融资模式,位于北京的奥运场馆虽然有31座,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投融资模式主要集中在BOT模式和PPP模式。第二,采用其他投融资模式的场馆数量很多,主要以公共财政拨款为多数,兼顾其他投融资模式,如海外华人捐资,公共财政拨款,以及单位自筹等方式。第三,体育场馆不同融资模式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模式的选择同样也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把项目特点和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中不拘束于某种模式的限制。第四,以上几种类型的投融资模式对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奥运场馆融资模式的经验和总结,可以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运作效率,现阶段,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经营模式创新与否,所以探索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经验和总结,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