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回顾了中国钢铁工业自建国后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分析和探讨其布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本论文以省为空间研究单元,利用钢产量、工业增加值等省级数据,计算1985至2006年间中国钢产量的变异系数(Cv),探讨了中国钢铁工业布局在省级尺度上的演化。同时,本文通过计算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CR8),在企业视角下分析了其布局的演化。本论文探讨了引导中国钢铁工业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投资等形成的国内市场需求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引导作用,同时分析了国内原材料供给、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此外,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和铁矿石供给对中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中国钢铁工业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在国内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形成的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中国钢铁工业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在钢铁工业全球化转移的背景下,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也刺激了中国钢铁工业。
(2)向沿海地区集聚优化了中国钢铁生产力的空间布局。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钢铁工业加速向沿海地区集聚。环渤海地区的辽中南半岛、津冀地区、山东半岛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苏南长江沿岸成为最重要的钢铁工业集聚区。主要的钢铁生产力集聚于沿海地区,优化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空间布局,实现了钢铁生产要素与市场需求和交通运输条件的高效配置。
(3)国内因素与经济全球化促成空间布局的演化。巨大的市场需求、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临近国际钢材需求和铁矿石供给市场的区位优势是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区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最后,本文对未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行了构想。中国钢铁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立足于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市场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应进一步向沿海地区特别是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集聚,形成若干个主要钢铁工业基地,优化中国钢铁生产力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