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主导功能由产业向居住、游憩等多功能转变。最近20年,中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城市化水平也由当初不到10%,上升到目前的平均40%,大城市地区如北京已经达到75%。如何使城市变得环境宜人、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诸多学科领域如地理学、园林、旅游、规划、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课题。旅游用地研究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的关注焦点,通过旅游用地的合理配置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是本论文的出发点。
基于国内还未建立起旅游用地研究的基础理论,本论文由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入手,建立城市旅游用地的统计指标体系。将旅游用地划分为专门的旅游用地与附属的旅游用地,专门的旅游用地又可进一步分为商业型旅游用地与公共型旅游用地。
进而以北京市郊区旅游用地研究为实证,用统计的方法建立起北京典型旅游用地的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GIS空间分析、聚类分析与Delphi的手段探索城市郊区旅游用地分布的动力机制,探讨影响城市郊区旅游用地布局的经济、社会、环境因子,提出北京郊区旅游用地布局优化改进的方向。得出北京应在近郊西山地区设立适合大众游憩的郊野公园、建设绿化隔离带与水系生态走廊,并根据近郊、中郊、远郊的不同特点提出建设旅游游憩带、旅游开发带与旅游生态环境保育带,并提出各个地带的土地利用的类型、各类型的利用强度和开发建设事项。
本论文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部分理论支持与实证案例,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城市规划、绿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