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张玲的主体性分析——“帕克妈妈的一辈子”和“陌生人”的中文译本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玲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英国托马斯、哈代学会会员、伦敦狄更斯博物馆荣誉顾问,著有专著《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哈代评论》,译著《牧师情史》、《双城记》(合译)、《傲慢与偏见》(合译)、《孤寂深渊》等。作为一名女性译者,张玲的女性意识明显可见,她试图通过文学翻译向社会述说自己的心声和愿望,使写作与翻译结合起来,以开辟女性表达自我意志的渠道,实现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和身份认同。  “帕克妈妈的一辈子”和“陌生人”选自由张玲翻译的《牧师情史》。该书翻译了八位19世纪英国女作家的短篇代表作品。她们大都是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就是其中一位。尽管曼斯菲尔德在意识上抵触女权主义这一定义,但她的个人抗争,她对女性生活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她独特的女性写作都流露出她的女性意识。她的作品“帕克妈妈的一辈子”和“陌生人”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帕克妈妈的一辈子”选取日常生活中一些琐事或片段表达帕克妈妈不幸的一生,是下层人民的贫困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陌生人”则揭露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男子的自私、虚伪的特点。  作为一名女译者,张玲在与女作家的作品接触中不断找到共鸣,她认为人类社会主要是由两大性别组成,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女性要求自己自身的权利,并不是要由一种性别中心来替代另外一种性别中心,而是希望达到两性之间的协调合作。与之相比,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在极力彰显译者主体性的同时,更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她们认为只有女性译者才能成功地翻译女性作家的作品,强调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改写与操纵。但是,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而且可能导致对原文本的错误理解。张玲认为男性和女性之间应该是相互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应该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女性要求实现自身的权利并非要取代男性而成为新的性别中心,这一观点的差异性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张玲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论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内对女性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张玲翻译选材的标准、译者序、翻译方法以及原文作者的女性意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张玲的译作“帕克妈妈的一辈子”和“陌生人”为例,探究张玲的女性意识,以及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体现。  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介绍女性主义的定义及其对翻译的影响,张玲的生平简介,重点分析了张玲的女性意识。第三章讨论译者主体性,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张玲在翻译实践中主体性的体现。第四章介绍“帕克妈妈”、“陌生人”及其原作者,详细阐述译文中张玲在女性意识指导下主体性的体现,以及张玲的女性意识与西方女性主义的异同点。第五章得出张玲的女性意识具有自己的特点,与西方女性主义‘和而不同’,在这种女性主义意识影响下,其译者主体性体现出一种与原作者的合作关系,发出原作者的声音,体现原作者的思想。
其他文献
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许建忠教授于2009年出版了翻译学专著《翻译生态学》,深入研究翻译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翻译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完善了生态学途径的翻
“给”是汉语高频使用能参与多个构式有多种功能的词。本文研究汉语“给”字相关构式:  1.“给我+VP”(如“给我滚”)。  2.“NP+给+VP”(如“小鸟给飞走了”)。  首先,文章
自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流产问题长期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质疑与批评。事实上,这一问题频遭西方媒体歪曲利用以贬低中国国家形象,利用其强势媒体宣传声势,企图
本文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英美主流媒体关于香港反国民教育事件的新闻报道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西方媒体对华报道采取的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