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中的语法化:以“给我+VP”和“NP+给+VP”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ip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是汉语高频使用能参与多个构式有多种功能的词。本文研究汉语“给”字相关构式:  1.“给我+VP”(如“给我滚”)。  2.“NP+给+VP”(如“小鸟给飞走了”)。  首先,文章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出发,认为两构式均为“给”相关的特殊构式,由双宾语构式引申而来。构式“给我+VP”因“给我”语法化程度不一而划分为典型义构式和非典型义构式,典型义“给我”为标识VP位移目标的词义组合;非典型义“给我”已语法化为命令语气加剧词。“给我+VP”两子构式相互依存而抽象出寄生的上位构式。“NP+给+VP”中VP一般包含结果短语,该构式表达‘非预期致使结果’义,表示最后结果于言者预料之外。“给”字引出致使“给”后结果产生的外因,并不能由汉语“被”字替代,且其后不能补出任何组分。同时,该构式从受影响者角度,而非施事者角度,来描述特定行为动作,为反向表述,“给”则是该反向表述的标识。其次,文章从语法化角度切入,清晰描绘两构式的演化路径,即“给”在不同构式环境下的语法化过程。“给我+VP”中“给”和“我”一同语法化,成为加剧语气的固定组块;“NP+给+VP”中的“给”独自语法化,已初现附缀化端倪。这一点在语音上和语义上均得到体现。  本文的创新性如下:“给我+VP”的研究是对以往研究的深入,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推翻以往认定的“给我”可从句中脱落的说法,认为“给我”至少在该构式形成的初期是构式的必有组分。基于大量语料调查,文章总结构式“NP+给+VP”并非“被”构式,这是对以往“被动”说和“处置”说的根本否定。且进一步指出,语法化赋予“给”直接出现于动词之前这个特殊能力,能对该现象及其他类似语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此外,两构式的语法化研究显示,一个词语语法化有两种方式:  1.单独语法化。  2.与其紧密联系的词语形成组块并语法化。
其他文献
中国古典小说生动全面描绘了古代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外输出中华文化已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必要手段。古
齐沛合,中国翻译家,在1973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翻译了美国战地记者戴维·哈尔伯斯坦于1972年写成的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译名定为《出类拔萃之辈》。它全面揭露了约翰·菲
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许建忠教授于2009年出版了翻译学专著《翻译生态学》,深入研究翻译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翻译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完善了生态学途径的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