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11年《彼得·潘》以小说形式出版以来,该小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风靡于世界各国,深受各国小读者的喜爱。然而目前对于《彼得·潘》译本的研究尚属空白。由于目标读者的特殊性,本文结合接受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概念—读者的期待视野,文本召唤结构和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来对英国作家杰姆·巴里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彼得·潘》三个中译本中选取出的若干译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接受理论视角找出什么样的译文更适合小读者,从而为儿童文学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通过研究发现三个译本在词汇、修辞、句子三个具体层面上各有异同:在词汇方面,三位译者在翻译《彼得·潘》时,各有优缺点,杨译的译文中,正式的、四字成语比较多。任译则力求忠实于原文,在词汇的选择上也力求简单。马译的词汇选择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将“范儿”套用到译文中,考虑到儿童的期待视野。在接受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三位译者的翻译,好的译者应是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特殊性,选用简单、生动、形象的词汇,适当运用儿童不常接触的词汇,以扩充其视野。在修辞方面,三位译者在处理原著中的各种修辞手段时,都尽量保存了原文的形式,差异只是在词汇的选择上,从而造成氛围上的不同。修辞的运用对抽象思维还不发达的儿童至关重要,从接受理论视角来看,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译者在处理修辞手段时,应尽量使译文生动、有趣,激发儿童想象力,唤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在句子层面,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差异甚大,汉语以意合为主,而英语以形合为主,三位译者在处理长句时都基本做到了化长为短、化繁为简,但程度上略显不同。通过以上三大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三位译者对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都有所关照,只是程度不同。事实上,人们的期待视野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改变。随着读者接受水平的提高,期待视野的扩充,文学作品的趋势是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译者为使国外作品在国内能获得读者的欢迎与接受,在翻译过程中,要迎合读者审美需求的发展,掌握好填补意义空白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