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文化精品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中,久经历史锤炼的文化精品内容在现代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传统传播手段的落后,导致信息沟通不畅;传统文化自带的某些时代属性,无法与现代网络化社会快速接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中青年人群,对传统文化形成的固有老旧观念,使其丧失了主动获取文化瑰宝的动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高速发展与历史文化的悠久沉淀看似背道而驰,实则更应相互依存:传统文化精品搭载现代化传播手段才能更便捷的被现代社会所接纳,而科技的发展所造就的优质信息传送通道,也需要通过传播精粹的传统文化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体量。全球知识量每5年翻一番的频率,紧张而急迫的要求知识传播者要紧追最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将优秀的文化精品传承下来。本文从陕西文化精品的内容传播者角度,进行了基于移动网络终端传播陕西文化精品的方式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互联网的涵义、特点、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形式及应用形式和移动互联网传播模式特点。其次将种类丰富的陕西文化精品,分为以陕西文学为代表的虚拟类陕西文化精品(还包括陕西影视、陕西皮影戏、陕西秦腔等虚拟类文化形式),以陕西人文旅游为代表的实体类陕西文化精品(还包括陕西民俗文化精品等实体类文化形式)两大类别。找出陕西文化精品在现代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瓶颈,并以虚拟类文化形式与实体类文化形式分别举例说明。根据SWOT战略分析方法,对陕西文化精品搭载于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的可行性做了SWOT分析,分析结论是,借助移动互联网传播陕西文化精品的优势(及时性、随时随地性、直观性、互动性等)与潜在机会,远远大于存在的劣势与威胁因素。在论文第五部分,根据上文所划分的陕西文化精品虚拟类和实体类两大类型,分别提出了若干与之适宜的搭载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创意策划方案:虚拟类以陕西文学精品为代表,阐述了陕西文学在现代传播中遇到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已出现的陕西文学相关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列出笔者在论文前期资料准备过程中跟踪的一组真实陕西文学应用——《白鹿原》APP的运营数据,共同进行比照分析。总结适宜陕西文学精品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传播创意方案。同理,在实体类代表陕西文化旅游方面,阐述了旅游与移动互联网的天然结合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游客的行为习惯、陕西旅游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现状等,提出了根据旅行中受众的需求层次不同,要分为“游客到达前”与“游客到达中”的旅行信息提供服务与互动服务等创意传播方案。最终,基于软件方面的传播学理论“5W”传播模式与硬件方面的移动互联网理论“人机交互设计理论”两者结合,从传播学与移动互联网两方面,探讨总结陕西文化精品搭载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策略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