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高龄化现象越发明显,由此引发的长寿问题给养老保险机构的年金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寿风险是指总体人群未来的实际年龄高于预期年龄而引发的风险,长寿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分散,年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政府社保基金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从而面临着巨大的未来亏空的风险。通过风险证券化技术将长寿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上,能够有效化解长寿风险,丰富金融市场上投资产品。本文通过设计长寿债券并给出长寿债券的定价模式,为养老保险机构管理长寿风险提供了新思路,不仅能够促进保险实务的发展,还可以完善长寿债券定价模型理论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研究长寿债券定价主要从死亡率预测模型、生存指数构建以及定价方法选取三个方面进行。首先,选择了经典的Lee-Carter模型作为死亡率的预测模型;基于死亡率预测模型构建生存指数;构建基于单因子王变换的定价模型,推导出长寿债券价格解析解;详细分析市场风险价格的测度方法和贴现率的选择。其次,进行算例分析,介绍原始死亡率数据的来源,对原始数据进行填充、转化和修匀。利用最小二乘法对Lee-Carte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利用ARI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因子预测。结合上述结果对死亡率进行预测,对比新旧两版生命表数据分析我国长寿风险状况。通过市场年金产品求解市场风险价格,对比引入市场风险价格的生存指数、预测生存指数和静态生存指数,观察预测效果和风险调整效果。基于我国不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确定贴现因子,参照其他学者研究成果设定了长寿债券的触发水平,基于上述数据进行长寿债券价格的计算和参数敏感性分析。最后,基于对长寿债券定价算例分析的结果,针对长寿债券定价中的死亡率预测、死亡率指数构建、不完全市场风险定价等几个重要要素提出相应的建议。综上所述,本文采用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和单因子王变换方法,提出了我国长寿债券的定价模式,长寿债券为养老保险机构管理长寿风险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解决养老保险机构偿付能力不足,从而提高我国养老保险机构经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