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个人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到二十世纪末,人民群众的生活己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许多挑战,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就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都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并没有针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近些年,尤其是十七大以来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新情况、新问题,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表现及成因,深入分析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提出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合法性不是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而是其成立后能否生效的要件。法律行为有效是生效的前提,只有生效才能产生强制执行力。如果替代行为仅满足有效要件,最后却不能生效,则全无适用转换制度之必要。所以应当要求替代行为符合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进而,将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定义为:无效法律行为具备另一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且可以推定当事人知道原法律行为不能达成法律效果后,欲为另一法律行为时,则另一法律行为生效。无效法律
法律素养是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成果的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人们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自媒体的存在。自媒体具有操作简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平民化等特点,但同时也使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面临着新的挑战。正确分析这些新问题,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
学位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择业观是关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核心要素,树立正确、合理的择业观对于促进就业、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特质因素理论、职业动机理论、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对塔里木大学582名本科生开展实证调
学位
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是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大学生志愿者逐步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为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在接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同时,应当给予其基本的权益保障,保障大学生志愿者权益成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稳健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协同理论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资料整理、个别访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贯穿于国家各项制度设计;同时也作为价值观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目标,着眼于个人与集体的协调发展。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多次提出集体主义价值倡导,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是实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必然选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能够为有效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手段,将推动社会治理模式进步,逐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公德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各种手段,有力惩治失德败德、突破道
2020年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精准扶贫战略的收官之年。2020年党中央1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战。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向前推进,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已经成为各个基层政府必须要攻克的最后堡垒。随着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对贫困户的思想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思想扶贫必然要成为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也必须看
学位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双重使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位
中国精神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践行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凝练。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之源。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设范围广且程度深,贯穿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中国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提供了新途径。依托公
学位
习近平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1]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本文贴近新时代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实践,立足“三全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阳明心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础上,探索构建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是有关道德实践的学说,本文以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为中心,通过文献研究和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