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清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以西厢故事为内容的时调小曲。《西厢记》小曲,很多是在《西厢记》戏曲的基础上改创而来,以小曲的形式来演唱西厢故事。《西厢记》小曲的出现丰富了《西厢记》的传播方式,为《西厢记》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对明清《西厢记》小曲的研究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前人关于《西厢记》小曲的研究进行梳理,对研究意义进行思考,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明清《西厢记》小曲概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以西厢故事为内容的时调小曲。《西厢记》小曲,很多是在《西厢记》戏曲的基础上改创而来,以小曲的形式来演唱西厢故事。《西厢记》小曲的出现丰富了《西厢记》的传播方式,为《西厢记》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对明清《西厢记》小曲的研究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前人关于《西厢记》小曲的研究进行梳理,对研究意义进行思考,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明清《西厢记》小曲概况。从《西厢记》小曲的内容看,有的是直接唱《西厢记》杂剧中的原词,更多的是以《西厢记》为基础进行改编。从《西厢记》小曲的形式看,有几支曲子合起来唱完整的故事,也有用一支曲子唱一个西厢片段的。第三章研究明清《西厢记》时调小曲与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对比。《西厢记》小曲既受杂剧的影响,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为了迎合民间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主观愿望,小曲艺人对《西厢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等进行了一番改编。较之戏曲,《西厢记》小曲情节朴实直接;人物形象大胆粗俗,不拘礼节;语言浅俗,文采褪去,不加雕刻。第四章是对明清《西厢记》小曲盛行原因的分析。其一,明清时期《西厢记》在民间传播深远,广受喜爱。西厢人物和故事大量出现在酒令和日常装饰中。其二,《西厢记》小曲与戏曲的同台演出,互相影响。清唱《西厢》剧曲十分频繁,《西厢记》时调小曲亦很流行,二者交流融合。有的《西厢》地方戏,如二人转《大西厢》的形成是杂剧与时调小曲互相融合的结果。
其他文献
我国自从2005年发行了首笔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从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资产证券化根据市场类型可以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截至2020年,其发行规模存量分别为46130.26亿元、53214.31亿元和10684.72亿元,由此可见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之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方式融资。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集
在国内外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依靠“一带一路”等全面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裕,与此同时,金融风险来源也变得更加广泛,金融稳定性将变得更加难以保证。在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构建一个实时时变的指标来测度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因此本文构建了双目标损失函数,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实时时变金融状况指数(Real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可见,绿色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与手段,探究不同条件下绿色发展绩效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影响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在我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制度(简称价格补贴制度)作为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的一个重要的补贴方式,这项制度利于社会向好发展,保障低收入群体应有权益。A省作为沿海较为发达的省份,在2004年率全国之先,正式实施了该制度,如今也在逐步完善。然而,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与矛盾。通过研究发现,A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制度自2004年全面实施以来,保障对象
20世纪50年代,当中国传统绘画遭遇困境,以潘天寿、郭味蕖为代表的众多艺术家们当仁不让、卓拔自新、奋力开拓,为花鸟画的发展寻找出路。他们迎合时代的主题,将山水与花鸟结合,从题材上改变文人绘画的传统模式,拓展新的表现领域;在构图和色彩上借鉴西方,融入现代元素,并通过不断地创作实践,将这两种绘画的结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山水和花鸟画的结合为研究对象,开头追溯了
当前,我国正处于思想多元化与价值观念相互交织、渗透的大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就是要让育人在学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成为全体教师无止境、不停歇的追求,成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全力以赴把育人的事业做到极致,从而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学生学习英语也是在学习西方
乡贤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治理精英,他们根植于小农经济的传统乡土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造福桑梓”的乡贤文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随着城市化变迁逐步衰落,空心化、老龄化、文化荒漠化等问题使富有生机的乡土社会面临严峻挑战。2017年党的十九大、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乡村振兴、培育新乡贤文化。而新乡贤组织作为其中的重要角色,无论是传统文化继承还是助推乡村善治上,都为乡村治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捕诉一体化办案机制的推行,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争议与讨论。在社会环境与司法环境不断发展、改革的背景之下,重新采用捕诉一体化的办案机制是否适于当前的刑事检察工作需要,其为刑事检察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如何抓住和应对,是我们当下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捕诉一体化办案机制于2019年1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调整,的确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检察机关引导侦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凸显,一批被国家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城市正被社会和公众高度关注。然而,在推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今天,这样被国家认可且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的生态文明城市,仍然存在污染“顽疾”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以J县的生态环境治理为例,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回顾事件全过程,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多元共治理论等理论知识,探析生态文明县“帽子”下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