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节能减排,引导城市走向低碳式发展,逐步成为缓解气候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低碳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理念,低碳住区建设逐渐兴起。绿地是低碳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碳汇功能的部分,有着有其特有的生态、景观功能,在低碳居住区建设中尤其受到重视。随着居住区绿地低碳发展的潜力日趋提升,如何搞好居住区绿地低碳化建设以及怎样对已建成的居住区绿地进行低碳生态性进行评价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从低碳生态理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武汉市居住区绿地低碳生态综合评价体系,并对武汉市30个居住区绿地进行了评价,分析总结武汉市居住区绿地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结合低碳居住区绿地的特点,建立了包括碳汇性指标、节能性指标、服务性指标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居住区绿地低碳生态性综合评价体系。经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定性、定量指标分别进行了量化分级赋值,按照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将各指标分成“好、较好、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分别赋值10、8、6、4、2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2)运用加权求和法构建的武汉市居住区绿地低碳生态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武汉市主城区30个居住区绿地进行低碳生态综合评价,得出武汉市居住区绿地低碳生态综合评价最终评价结果:武汉市居住区绿地在低碳建设方面整体表现较好,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所调查研究的30个居住区中,等级达到Ⅰ级的居住区有4个,占总数量的13.33%,等级达到Ⅱ级的居住区有18个,占居住区总数的60%,等级达到Ⅲ级的居住区为8个,占居住区总数的26.67%,等级为Ⅳ级的居住区为0个。(3)不同居住区绿地低碳生态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所研究的30个居住区低碳生态性排序情况为:美林青城(8.4664)>融科天城(7.8632)>巴黎豪庭(7.8587)>名都花园(7.6677)>金地格林小城(7.2941)>万科金域华府(7.2064)>丽水康城(7.1735)>山泉居(7.1085)>泛海国际·梅海园(7.0143)>东立国际(6.6746)>航天花园(6.6403)>中建康城(6.4854)>澜花语岸(6.4619)>兰亭熙园(6.4420)>统建锦绣江南(6.2221)>百步华庭(6.1946)>滨江·怡畅园(6.1354)>金鹤园(6.0871)>金地太阳城(6.0426)>梅苑小区(6.0219)>民航里社区(5.3411)>阳光新苑(5.2988)>武泰闸花园小区(4.9781)>江宏花园(4.7324)>钢花新村115街坊(4.6896)>冶金106街坊(4.6269)>首义小区(4.3250)>卓刀泉教师小区(3.9971)>新华小区(3.3546)>双塘小区(3.1971)。美林青城绿地低碳生态指数最高,为8.4664,双塘小区绿地低碳生态综合指数最低,为3.1971。(4)不同评价等级居住区评价结果分析。在20个评价指标中,三个等级居住区平均得分普遍较低的指标有垂直绿化率、高固碳能力树种比、乡土树种比三个指标,表明武汉市居住区绿地建设中在这三个方面表现较差,亟待提升。(5)不同年代类型居住区低碳生态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中、新型居住区绿地低碳生态性较好,老型居住区绿地低碳生态性较差。老居住区绿地,服务性指数>节能性指数>碳汇性指数最低;中间型居住区绿地同样有服务性指数>节能性指数>碳汇性指数;新建居住区绿地,碳汇性指数>节能性指数>服务性指数。对不同年代居住区碳汇性指标、节能性指标、服务性指标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垂直绿化率、高固碳能力树种比、乡土树种比、养护管理状况以及公共设施齐全性等几个指标平均得分较低,表明武汉市居住区绿地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提高。(6)从绿地结构、植物树种应用、绿地养护管理以及绿地服务功能4个方面对武汉市居住区绿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垂直绿化、提高乡土树种比例等低碳生态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