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探讨该手术的操作要点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7.2±7.1岁。患者基底动脉术前狭窄率为狭窄率80~98%,平均狭窄率88.6±5.7%。临床表现包括眩晕、肢体无力、突发意识障碍、共济失调、饮水呛咳及言语含糊等。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进展,或不能耐受长期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术前进行头颅CT或MRI及DSA等影像学检查,证实狭窄的基底动脉均为责任病灶。对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标准行术前评分。患者全身麻醉后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在DSA监护下,用改良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并置入6F动脉鞘,使用6F导引导管置于优势侧椎动脉V2段,将0.014in导丝送入大脑后动脉P2段以远,选择合适的GateWay球囊行预扩张后,置入大小合适的Wingspan自膨式支架,支架释放后,行DSA造影观察支架情况及管腔狭窄率的变化。术后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结果:(1)17例患者一共置入17枚自膨式Wingspan支架,支架植入前均行Gateway球囊预扩张,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管腔狭窄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平均狭窄率由术前88.6±5.7%下降至术后19.8±5.9%,手术前后DSA狭窄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NIHSS的评分比较亦有统计学亦有差异(P<0.05);术前症状消失和明显缓解的有12例,5例症状明显好转,无神经功能恶化及死亡病例发生。(2)所有患者均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7.442.7个月(3~12个月),CTA复查7例、MRA复查3例、DSA复查6例,均无发现置入支架移位、塌陷、管腔再狭窄等情况发生。结论:(1)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2)由于本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