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冥想起源于佛教禅修,旨在培养一种对此时此刻的经验保持非评判的态度。研究表明,冥想不仅能够减少消极情绪,也能够促进积极情绪。但是以往的研究探讨的大多是长期冥想对情绪的调节效果,关于简短冥想调节情绪的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最近几年不断有研究者提出冥想的分类,认为冥想分为关注注意冥想、开放监控冥想和慈悲冥想。在关于开放监控冥想的研究中,开放监控冥想的具体训练要求也存在差异,一些研究的开放监控冥想是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另外一些研究的开放监控冥想并没有包含观呼吸。这两种开放监控冥想看似相似,却很可能因为有无观呼吸的差异导致结果的不一致,因此本研究探讨有无观呼吸为起点的开放监控冥想对情绪的调节差异。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旨在探讨不同开放监控冥想对积极情绪的调节差异以及对不同频段脑电活动强度的影响差异。招募在校大学生62人,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21人,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20人,对照组21人。首先进行正念五因素量表(Five Fac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Beck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和基本共情量表(Basic Empathy Scale,BES)的测量,随后完成图片观看任务,接着测量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最后进行冥想,同时记录脑电数据。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先进行5分钟观呼吸,然后进行10分钟的开放监控冥想;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连续进行15分钟的开放监控冥想;控制组闭目端坐15分钟。对冥想状态下额叶偏侧化分数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额叶偏侧化分数显著高于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说明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具有促进积极情绪的效果。为了考察两类冥想训练方法是否因观呼吸与否而有差异,进一步把冥想状态下的数据按0-5/5-15的时间分段进行细化分析。对冥想状态下0到5分钟的额叶偏侧化分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观呼吸额叶偏侧化分数显著高于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并且观呼吸的额叶偏侧化分数为正值,说明观呼吸具有促进积极情绪的效果;对冥想状态下5到15分钟的额叶偏侧化分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额叶偏侧化分数显著高于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说明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具有促进积极情绪的效果。在冥想状态下,分别对delta波、theta波、alpha波、beta波和gamma波活动强度进行3(脑区:额叶,颞中央和顶叶)×3(组别: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和控制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冥想状态下0到5分钟,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额叶gamma波活动强度显著大于颞中央和顶叶gamma波活动强度;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额叶beta波活动强度显著高于颞中央beta波活动强度。研究二探讨不同开放监控冥想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差异。在研究一的基础之上,随后测量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和多伦多正念量表(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TMS),最后进行图片观看任务,在干预前后图片观看任务过程中记录脑电数据。对前后测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负性情绪总分、状态焦虑量表和情绪评定任务负性情绪总分进行2(时间:前测和后测)×3(组别: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和控制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作为被试内变量,组别作为被试间变量,结果发现,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和控制组调节消极情绪的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对负性图片所诱发的时间窗为600ms-1000ms的早期LPP振幅和时间窗为1000ms-5000ms的晚期LPP振幅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组和控制组早期LPP振幅和晚期LPP振幅后测降低幅值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没有调节消极情绪的效果。将特质正念与负性图片所诱发的早期LPP振幅、晚期LPP振幅做相关,“觉知行动”维度和“不评判”维度分别与负性图片所诱发的晚期LPP振幅边缘显著负相关,暗示觉知行动能力和不判断能力越高,在对负性刺激的语义处理过程中负性情绪越低。综合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果,我们的发现支持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能促进积极情绪,未发现没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能促进积极情绪,也未发现有观呼吸的开放监控冥想对消极情绪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