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特征,评价MRI对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子宫内膜息肉和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及DWI序列扫描,且MR显示子宫腔内占位最小径≥1cm纳入为本研究对象,其中9例子宫内膜息肉及10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行MR常规扫描及DWI序列扫描的基础上行动态增强扫描,应用GE工作站Functool4.5软件对所获得的DWI图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ADC图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其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和ADC伪彩图、ADC值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子宫内膜厚度、肿块大小及肿块最小径、MR平扫及DWI信号特征、肿块是否带蒂、肿块内韶特征(纤维核、囊变、出血)、肿块与子宫内膜附着的类型、肿块强化特点、ADC值大小及ADC伪彩图特点、子宫结合带的完整性及子宫肌层受侵深度。采用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纤维核、囊变、带蒂、出血、窄基底、结合带完整的出现概率进行分析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内膜癌的ADC值正态性检验行单个样本K-S检验,对二者ADC值的差异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3例子宫内膜息肉均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及宫腔内肿块,在T2WI上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信号特点均与正常肌外层相比),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DW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在ADC伪彩图上以绿色为主,动态增强扫描呈持续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子宫肌层相仿,全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结合带完整。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均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及宫腔内肿块,其中8例呈菜花状生长,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在T2WI上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在DWI序列上呈高信号,在ADC伪彩图上在以蓝色为主,动态增强早期达到峰值,随后缓慢消退,强化方式呈“快进慢出”型,强化程度较正常子宫肌层低。13例子宫内膜息肉ADC值[(1.45±0.25)×10-3mm2/s]高于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ADC值[(0.74±0.0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内纤维核、囊变、出血、窄基底、肿块带蒂及完整结合带在子宫内膜息肉(9/13,10/13,7/13,8/13,3/13,13/13)中出现的概率均高于子宫内膜癌(3/19,3/19,0/19,2/19,0/19,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DWI、DCE与常规MRI序列相结合对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为临床治疗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