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的输血方式对肝癌病人围术期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及意愿,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将60例拟行开腹肝部分切除的肝癌病人分为3组,选取术中只进行自体输血的病人20例(M组)和未予以输血的病人20例(N组),术中仅输入异体血的病人20例(P组)。M组为ANH组,即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后,根据估计术中的出血量≥400ml,从桡动脉放血,放血的量为一般为7ml/kg,采集量不超过全血总容量的10%,同时静脉适当加快滴注等量的羟乙基淀粉。手术结束前,回输给病人。P组为去白细胞异体红细胞输血组,在术中出血时检测血红蛋白(Hb)≤70g/L,或Hb<80g/L,但考虑术中仍将进一步失血,则输入去白细胞异体红细胞。术前病人需血红蛋白大于110g/L、红细胞比容大于0.33,无病毒和(或)细菌感染病人,无凝血功能紊乱,血小板计数异常,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无内分泌或免疫性疾病,未接受过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未接受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比较术前、术后1天、术后5天晨三个时间点内抽取静脉血后,置入抗凝管内,然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用ELISA方法检测炎症因子IL-6、IL-8;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第1天后3组患者的Th,Th/Ts,NK,IgG,IgA,IgM均有所下降,Ts,IL-6,IL-8均有所上升,但自体输血组和未输血组的各项指标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而异体输血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自体输血组和未输血组患者恢复较快,恢复术前水平,而异体输血还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 结论:1.肝癌切除术异体输血患者术后提示出现了免疫抑制并改变了患者的炎症水平; 2.自体输血能减轻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免疫抑制并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机体的炎症状态,这可能自体血本身免疫成分保留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