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围绕Sn(Ⅱ)基金属杂化卤化物和Ⅱ/ⅥB族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进行了材料探索,并对发现的新材料进行了结构解析和性能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 一、Sn(Ⅱ)基碱金属杂化卤化物材料的实验探索 本论文发现并合成了Rb4Sn3Cl2Br8、Cs3Sn3F2Cl7和Na3Sn2F6Cl三种化合物,并对这三种化合物分别进行了结构解析、热学、光学测试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显示:Rb4Sn3Cl2Br8为非心结构,具有适中的带隙和非线性光学效应,可用作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Cs3Sn3F2Cl7具有新奇的[Sn2F2Cl4]基团,并伴随有相对较强的紫外光催化性能;Na3Sn2F6Cl具有零维结构,其规则的阴、阳离子骨架结构在零维结构的材料中中较为少见,为金属卤化物结构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Sn(Ⅱ)基碱土金属杂化卤化物材料的实验探索 本论文在Sn(Ⅱ)基卤化物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碱土金属杂化卤化物,该系列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Sn2F5X(X=Cl,Br,I)。结构解析显示,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卤素阴离子X从Cl变化到I,它们分别呈现出一维、二维、一维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结合理论计算显示,其中心Sn2+离子较小的离子半径以及其上5s2孤对电子的取向差异是该系列化合物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本论文还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热重测试探究了该系列化合物的带隙和热稳定性。 三、Ⅱ/ⅥB族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本论文发现了K5Mo4O14F、Cs3W3PO13和Sb4Zn3O6F6三种化合物。K5Mo4O14F是第一个同时包含共面连接[Mo2O8F]双八面体与[MoO4]四面体的化合物,其结构中奇异的[Mo4O14F]基团同时违反了多个Pauling规则和Lipscomb限制,实验和理论计算共同证实了该化合物的稳定性,并揭示了其稳定存在的原因。Cs3W3PO13是第一个具有zigzag通道的一维钨磷酸化合物,变温粉末X射线衍射显示该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热膨胀行为,且沿b方向具有近零膨胀行为,结构分析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显示,该化合物的一维链状结构是导致其热膨胀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Sb4Zn3O6F6具有笼状钙钛矿结构,其结构由[Sb4O6]笼状分子与[ZnO2F4]八面体共氧连接组成。紫外可见漫反射以及热学测试显示,该化合物的带隙为3.44 eV,在450℃以下是稳定的,且具有各向同性热膨胀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