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村寨中的育儿习俗——金秀大瑶山的个案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j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金秀瑶族村寨育儿习俗的实地考察发现,瑶族有着独特的育儿习俗,其传承主要依靠家庭、节日、集会等为主要教育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生活习俗融为一体的文化传承方式,正是瑶族在其幼儿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其独特的育儿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保持浓郁民族特色的根本所在。 全文力图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瑶族育儿习俗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描述,归纳出瑶族育儿习俗的特点:金秀瑶族育儿习俗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对儿童的智育重视不够;含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挖掘出瑶族育儿习俗得以传承至今的文化底蕴,瑶族育儿习俗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是瑶族的祖先崇拜,提醒瑶族儿女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民族的不断迁徙成了瑶族育儿习俗递代传承的又一条件;瑶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文化科学发展的缓慢为瑶族育儿习俗提供了生长的土壤。通过对瑶族育儿习俗三个层面(禁俗、礼俗、育俗)的层层揭示,对瑶族儿童自孕育到出生、成长直至死亡的习俗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后提出瑶族村寨育儿习俗的文化阐释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启示一、一切以儿童的自由健康发展为目标; 启示二、将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作为教育儿童的主要内容; 启示三、与大自然的充分亲近和接触有利于儿童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长; 启示四、情境式的教育手段更有利于儿童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初中《酸和碱》为研究内容,通过小样本实证研究,从“频次时长”、“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要素”、“评价方式”、“评价时机”等五个要素探寻高效课堂评价行为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Web的各种应用环境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基于网络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多媒体承载特性非常适合英语教学,各种各样的大学英语网
本文简述了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是一个优质、超高产固定杂种优势育种的新途径。它从杂种第二代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杂交籼稻品种3027/坊迪和粳稻84-15/喜峰,首次在生产上应用。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迫切要求。针对艺术院校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特殊性的现象,论文对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生
本文以S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为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之“生活取向”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S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生活取向”,主要“取”人类生活活动领域中之
我国的母语教育,有让学习者掌握并能使用汉语言这一工具的要求,也有让学习者把握汉语言的精神实质,领会民族文化精髓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这两者很难严格区分。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课堂角色会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导致教师课堂教学中角色冲突的产生。我国在新世纪之初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适应时代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从西方近代科学中寻求精神食粮,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倡导现代白话文运动,积极地将西方的教育理论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中。他凭借
在比较教育遭遇日益严重的“学科认同危机”之际,探析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研究范式,建构起一套属于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教育能否在学术界确立其学术地位,走出“学科认同危机”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