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比较教育遭遇日益严重的“学科认同危机”之际,探析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研究范式,建构起一套属于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是比较教育能否在学术界确立其学术地位,走出“学科认同危机”,以证明比较教育并非一盘散沙或几块“飞地”的迫切需要。为此,本文以20世纪70、80年代盛行于西方比较教育界的依附论研究范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该研究范式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重温比较教育界人士运用该范式研究教育问题的几个个案,深入分析这一流派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探讨该研究范式对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当代意义,以期对丰富比较教育学科知识体系有所助益。本文从分析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兴起的背景出发,论证了推动该研究范式兴起的三个主导性因素:功能主义的式微及其主导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破产,依附论的兴起及其在社会科学领域影响力的增加。正是这一推一拉两股力量所形成的合力,推动了比较教育依附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然后,我们选取了三位依附论学者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凯莉为研究个案,介绍并评点了他们运用依附论研究范式开展的研究及观点。以此为基础,我们从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基本结论四个方面概括了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的理论核心,从正反两个维度评价了该研究范式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我们认为,该研究范式的贡献主要在于拓宽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提供了解释全球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新工具、提醒人们批判地认识国际教育交流的实质等方面,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僵化的二元思维模式、否定外部因素的积极作用、夸大殖民地教育的奴役本性、忽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等方面。最后,我们通过考察比较教育研究国际视野与民族立场之争的由来,提出要辩证看待比较教育国际视野与民族立场之争的观点。我们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既要以国际视野为其研究的着眼点,又要以民族立场作为其研究的立足点,它们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承的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