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我国最常见的死亡和住院原因之一,近年随着平均年龄增长心力衰竭患病率呈逐年增加[1]。即使药物治疗不断进展,但心力衰竭仍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疾病。近年发现利钠肽系统(NPs)活性增强可能使心力衰竭患者受益,但抑制利钠肽系统降解后增加了血管性水肿的发生风险,故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抑制与NPs降解的抑制剂相结合,融生出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其通过崭新的作用机制控制疾病进展,使患者的生存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2]。由于该类药物应用于临床不久,并且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对于其他特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证据尚不足;其次,临床研究多以药物滴定的方式应用与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以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和生存率为主要效应指标,缺乏用药初期对临床体征改善率的观察;目前存在的临床研究多选取依那普利为对照,然而有证据指出雷米普利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更优;故本研究旨在分析是否ARNI应用于所有特征的心力衰竭患者都有明显有获益;其次早期应用该药物后临床体征改善是否明显,其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选用雷米普利作为对照研究,丰富ARNI的用药证据,对ARNI和ACEI在临床用药选择提供更多依据。研究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将治疗方案包含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方案包含雷米普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进一步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用药、评价指标的基线资料(收缩压、纽约心脏功能(NYHA)分级、血清NT-pro BNP、超声心动图的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mm))、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方案、既往病史、治疗前基线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患者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检测血清NT-pro BNP浓度较前下降并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sic dimension,LVEDd)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较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较前下降并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不良事件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CEI(雷米普利)相比,患者长期应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更能够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降低血浆NT-pro BNP的浓度,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逆转心室结构,对CHF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改善和长期预后改善更优;而且药物相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