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涉及的行旅主题小说,是针对新时期以来这一特定区间,以行旅生活为主题,以旅途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创作来源的小说。本文的研究将以西方“流浪汉小说”传统和中国“五四”以来的文化传统为背景,以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为语境,对行旅主题小说从主题分类、思想特点等角度重新进行梳理和归纳。流浪作为西方文学的母题由来已久,在西方几千年的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代表就是盛行于16、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它所开创的题材、叙述模式、风格特点成为一种新的文学范式。受其影响,中国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行旅主题小说。而随着它在中国现代和当代的发展,已经显示出自身新的特点,经历了侧重追寻“肉身自由”到侧重追寻“心灵自由”的不同阶段。新时期以来,由于特殊的时代和环境,作家们在精神上渴望一次“逃亡之旅”,这种精神“逃亡”的欲求化为小说生存性的被动逃离和精神性的主动流浪。个体的逃亡往往伴随着沉重的苦难,而群体的迁徙则往往与文化、心理的因素紧密相连。在真正的浪漫主义者眼里,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却因其与大地、生命相关的联系而蕴藏着不可思议的诗意。而当逃亡遭遇失败时,逃亡者面临着“不如归去”或继续前行的抉择。80年代“寻根文学”力图以对优秀传统的弘扬来体现“现代性”的完整性,这一时期的行旅主题小说中很多都带有明显的“寻根”特质,“无家、无根”之感成为小说最大的精神特点。现实与理想中精神家园的差距、血脉与民族文化归属感的淡漠和缺失,都促成了对“家”的追寻之旅。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家族”、“家园”,以西部为自然背景、以游牧民族的民族文化性格为背景的一类小说尤其引人注目。9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有关社会与民族的出路的思考更加深入,对自身内向的探索也日趋深化。行旅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私人化行为,体现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行旅主题小说表现出对自我私人经验的强调和对于公众经验的远离,拒绝小说的宏大叙事,依凭个人化经验重新发现自我。越来越多的作家不再局限于表现本土文化的浅层形态,而是将笔触伸向“人类”这一共同体。围绕着“逃亡——归来——再离去”这一悖论与循环,中国新时期以来行旅主题小说既存在背负着苦难的逃亡之旅,也有“归来”的寻根旅程,而在离去和归来之间徘徊而无望,不得不以行旅作为在世方式的“存在”之旅,则显示了现代人永恒而孤独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