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农村的大地上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社员联合所有、民主控制、经济参与并受益的经济组织。这种制度安排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机制的特殊性。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如全体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应对全体社员大会负责、在全体社员大会上实行一人一票、合作社的重要事务(经营决策及分配方案等)由社员大会决定、社员有权对理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可以随时罢免理事或监事等等,这些都是保证合作社增进社员利益的组织宗旨得以实现的必要制度,只有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才可能保证合作社的组织行为能够充分反映社员的意志,保护和增进社员的利益。因此,合作社的治理机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使整个组织能够为社员所控制。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尚未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也很不完善。本文尝试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其治理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并对国内外有关合作社治理的理论进行概要评述。第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财产控制等方面对治理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第五章为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同发展类型作案例分析。最后一部分,即第六章,是在此前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研究学者已经关注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现象,并从经济结构
乡镇企业的崛起曾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当人们在思考它的发展时,本文把目光投入到了乡村私有企业员工的社会保护问题上。乡村私有企业员工不仅要承担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
介绍了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战略、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的做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测预警、技术指导服务和创建绿色防控农产品品牌,探索
期刊
  本研究的主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并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  我国的城市化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当中亦出现了系列急待解决的,被称为“
《硅酸盐矿石和硅酸盐产品》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并不能算是重点,许多教师对这节内容的处理都是作一个简单介绍,而周健老师的上课,让我们共同尝试、体验了一次全新的
围绕着沙尘暴对京津地区的严重威胁,我国政府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造林营林、草地治理等措施发挥农林业的外部效益,改变京津风沙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提高京津地区居民
农村金融市场上持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物、特质性风险以及非生产性借贷等四大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上供求之间的严重脱节,也使农村信贷市场距离完全竞争市场相
摘 要:外来词属于汉语词汇的一般词汇,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较大,其内涵和指称对象还具有模糊性,借用方式和分类还不明确统一,这就增加了原本演变较快的词汇系统规范的难度。为了汉语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在遵循语言规范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语言生活的情况,对外来词进行必要的规范。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借用方式;语言规范  作者简介:姚玉莹(1997-),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