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满足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患者治疗的需要,留置导管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深静脉导管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已越来越成为救治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手段。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医院感染的隐患,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发生感染的比例有日益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尽管在静脉导管材料、种类及置管技术上不断进步,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related infections,CVC-RI)仍很常见。在ICU中,中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20%-30%,居院内感染第三位。其危害性大,加重患者的病情,威胁病人的安全,增加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准确预测危重症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趋势,指导和优化临床抗生素治疗,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及降低医疗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就显得更为必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以及引起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防治CVC-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病人149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符合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均为细菌学检查阳性的病人103例。对103例病例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导管腔数(单腔、双腔或三腔)、置管部位(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时间、细菌学培养结果、药敏情况及基础疾病等。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我院急诊ICU CVC-RI的发病率为6.9%。CVC-RI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所占比例分别为37.9%和42.7%,无统计学差异。真菌感染所占比例较高。引起CVC-RI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真菌(19.4%)、金黄色葡萄球菌(13.6%)、铜绿假单胞菌(13.6%)、表皮葡萄球菌(11.7%)、溶血葡萄球菌(8.7%)和鲍氏不动杆菌(7.8%),药敏试验大部分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CVC-RI与使用导管腔数、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有关。单腔管发生感染明显低于双腔管和三腔管,而双腔管和三腔管比较无差异;置管7d以内发生感染明显低于置管7d以上,随着置管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而基础疾病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我院急诊ICU CVC-RI的发病率为6.9%。CVC-RI中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发生感染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主要病原菌为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大部分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注意监测致病菌菌谱的变化,要警惕真菌感染。长期留置导管、留置多腔导管及经股静脉置管是引发CVC-RI的高危因素。应尽量选择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控制置管时间和导管腔数。预防重点是避免导管腔内外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