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以来做出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一个民族存活的根本在于在发展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相对于民族自身,文化指的是本民族这一群体特有的符号系统。一个国家的建构离不开民族的贡献,而民族文化也是国家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以黎平县侗族摔跤运动为例,对其文化的表现形式从物质、精神及生态三方面进行阐释,探讨其文化发展的历程,探索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新兴路径与策略;充分体现侗族摔跤具有促进侗族文化主体化、文化教育化及色彩化的功能,展现侗族摔跤文化的聚集及辐射效应,以保障侗族文化的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1.侗族摔跤运动是侗族文化的最为突出的外在表现。侗族摔跤产生于原生形态的体育活动,其活动具有独立的身体活动形态。地域性与民俗活动是侗族摔跤运动发展中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同因此受到最大的限制;2.侗族摔跤运动物质文化体现在摔跤运动的服饰、场地、道具及规则的组成上,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精神文化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以舞蹈元素为载体的新型摔跤形式迎合了新时代文化发展契机;生态文化的体现主要在于乡土特质的原始化及侗族人民所体现出来的狂热与投入;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与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遭遇新的危机,迎合机遇与挑战,侗族摔跤运动的传承受多元文化冲击下日渐表现为:本土文化元素土壤消退、主体地位的缺失、迎合商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化、文化融合中民族色彩的消亡等,发展的现状背离老一辈传承人的民族认同感;4.侗族摔跤运动文化,以村寨为依附形式,因其文化的特殊性、多样性、差异性及多层次性特征促使生存与宗教、娱乐与交往演变为其文化传承发展道路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体育市场的冲击下,兴趣爱好、利益最大化及相关政策在发展中同样也占据了重要的导向作用;5.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侗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民族文化传承的体现提出新构想:依附市场的宏观调控,规范发展制度;合理利用民族资源,高质量传承使命;紧抓地区发展机遇,融合旅游市场;加大传承主体保障,推动文化不间断发展;勇于接受与迎合时代挑战,搭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