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旨是在一个重新构建的及物性系统框架内结合映射理论及构式语法对现代汉语中出现的心理.作为过程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行系统的描写性研究。
对于及物性系统,韩礼德的经典模式是将其分为六个过程,即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而彭宣维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构建,把人类的经验知识域分为物质和心理两大类,进而识别出在人脑第二加工层次中有两种识解方式,即作为和关系。由此,生成了含有四个过程的及物性系统模式,即物质-作为,物质-关系,心理-作为与心理.关系。该模式认为决定一个小句过程类型的不是过程动词或某个别词汇,而是整个小句所传达之意。
本文分析的小句是心理.作为小句,属于四类过程小句中的一种。其特点为它们都是该过程类型的隐喻式表达方式。搜集到的2000多该类小句按映射源域的不同系统分为三类。一类以物质.作为过程为源域;一类以心理.作为过程的某一次类为源域另一次类为目标域;一类以物质.关系过程为源域。
在描写分析上述三类心理-作为小句过程中,映射理论不仅应用于概念而且应用于构式。每个过程类型的小句都具有一个包括参与者,过程动词及环境成分的典型配置。该文视某一过程配置为一类构式。但构式在本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体现为某一具体结构。例如,一个念头在她脑子里打转。
该小句借用物质.作为过程的配置来表达本应配置为心理-作为过程的心理方面的意义,属于一隐喻式心理.作为小句。这里涉及的两种配置被视为两种构式。映射理论应用到概念层次就产生了“认知是物体”的概念隐喻。应用到构式方面就产生了目前小句中这个承接于物质.作为过程的心理.作为过程构式。
本文通过对出现在现代汉语心理.作为过程小句中的三种隐喻现象作了上述分析,再次验证了抽象事物倾向于通过相对具体的事物识解这一认知观点。但重点在于本文完全是在彭宣维重新建构的及物性系统的理论框架内对现代汉语中的相关现象进行阐释的。这是研究现代汉语的一种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