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似乎来去匆匆。可是,它激起的涟漪,不会消失,而是时时波动着,延伸至生活深处,延伸到许多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只能直面发生的一切。 “文化大革命”这一场长达十年的“浩劫”,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动荡与不安,给无数中国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其中,以正值青春的红卫兵与知识青年受害最深。他们是“文革”的主要参与者,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走过“文革”,无数的人们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是什么酿成了青少年在“文革”期间的种种非同寻常的表现?无疑,他们当时所受的教育难辞其咎。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如今的人们仍应该反思当年的教育,引以为戒,以发展今日之教育。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试图对“文革”时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做出历史的、真实的呈现,期望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本论文围绕这一主题,概括了“文革”时期社会与教育状况、“文革”时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状况、并重点讨论了能够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等问题。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矛盾之源——“文革”及前社会环境考察。分别从国内外环境、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方面剖析了“文革”爆发的原因、并以事实为基础考察“文革”时期社会现实、重点呈现“文革”时期的教育状况。 第二部分,行为之果——“文革”时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谈。通过对历史事实的铺陈与归纳,从理念到实践,逐层分析了“文革”时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特征:背道而驰的价值观教育理念、缺乏人性的价值观教育根基、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和非常规化的价值观教育实施。 第三部分,痛定思痛——“文革”价值观教育启示谈。通过对“文革”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透析,使我们更能清晰地折射出 20 世纪中后期教育的艰辛历程。但这一研究并非是满足历史的考察,而应当是关注今日之“生活世界”,即从中得
其他文献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南宋宝佑五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各种设施的完善以及人口的增加,城市化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城市化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大气污染、酸雨、水体污染
综述了蓝莓品种类型、组织结构、组织含水量、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保护酶系统和功能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抗寒品种的选择与越冬防寒措施。
开展酒用早籼糯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有利于提高稻米及其产品附加值,稳定早稻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同时也可拓宽酿酒原料米的来源,降低酿酒成本,保证黄酒产业的持续
一条鞭法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继唐两税法后,我国赋税史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诸多学者对一条鞭法进行了研究,但没有学者基于现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提出与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制度变迁、城市经营探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一制度的诞生,对我国城市土地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市场以及城市整
云南参与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仅靠现有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融资方式无法满足我省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资金的需要,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大发展的突出问题。虽然财政会有一
这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加大力度发展创意产业,但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应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创意产业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并通过横向比较上海和海西各地创意
初筛表明,一株分离自北极加拿大海盆海冰心芯样品的海单胞菌(Marinomonas sp.BSi20584)具有较高的β-D-半乳糖苷酶活性,为了研究清楚其酶学性质,将经hiTAIL-PCR扩增得到的β-D-
辽金乐志是研究辽金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编纂及刊行进行考证,可以厘清辽金乐志的史料来源与音乐文化总体特征,揭示契丹、女真与汉民族礼乐文化交融的状况,为少数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