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渗透系数尺度效应及顺序指示模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q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隙岩体地下水渗流是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核废料地下贮存中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问题。当前裂隙岩体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主要有三种: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后两种模型由于可以精确刻画裂隙岩体的渗流情况,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目前仅适用小范围研究对象。而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将裂隙岩体等效为连续介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求解方法上均有成熟的基础和经验,适用于裂隙发育密集的大范围研究对象,如坝区渗流模拟等宏观渗流行为。 目前,构建裂隙岩体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最重要的内容是确定模型参数——渗透系数。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野外有限样本点渗透系数的获得;二是根据有限样本点数据确定模型中每一个网格的渗透系数。野外获取渗透系数的方法有很多,如何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渗透系数测量方法是一个难点。模型中渗透系数的确定主要有分区法、插值法和随机模拟等方法。传统的分区法和插值法都不适合描述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非均质性。如何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精度要求合理地表征裂隙岩体介质的非均质性是裂隙岩体渗流数值模拟的关键点和难点。 针对这两个难点,本文研究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和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坝区玄武岩的渗透性,主要作了以下工作:(1)在野外对溪洛渡坝区水平岩流层峨眉山玄武岩和官地坝区竖直岩流层峨眉山玄武岩构造裂隙进行调查和研究;(2)总结了近年来确定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的常用方法,并将其归为四类:现场水力试验法、裂隙测量法、基于裂隙测量的校正系数法以及离散裂隙网络渗流数值试验法;分析不同的测量方法各自的优点、局限性和适用尺度。野外采用单孔压水试验,裂隙测量法来获取玄武岩渗透系数。溪洛渡坝区86个钻孔进行了2715段单孔压水试验,官地坝区96个钻孔进行了1388段压水试验。考虑到溪洛渡坝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玄武岩裂隙发育规模的多级次性,在野外还做了实用性较强的地下水示踪试验和平硐渗水试验来研究岩体渗透系数;(3)基于单孔压水试验数据,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和官地坝区渗透系数在空间中的变化特征;(4)基于不同尺度的水力试验所获取的玄武岩渗透系数,分析渗透系数随着试验尺度增加而变化的特征;(5)采用随机模拟——顺序指示模拟构建官地坝区渗透系数场;(6)采用渗透系数统计规律分区法,并将分区结果用于官地坝区右岸区域渗流场模拟;将渗透系数顺序指示模拟结果用于官地坝区局部渗流场模拟。 主要有以下结论: 1.西南峨眉山玄武岩构造裂隙发育规模具有多级次性。 西南峨眉山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发岩,由于形成时具有流动性,形成层状熔岩,具有层状渗流特点。玄武岩空隙是以原生空洞、次生孔洞、原生柱状节理和次生裂隙所构成的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冶金企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冶金企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针对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无法判定高炉、混铁炉、转炉、精炼炉等冶金炉窑是
新课程的实施转变了教学观念。笔者发现,许多的教学设计都选择了适当的教学素材,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情境创设来完成课堂教学。这种设计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信贷的支持,特别地,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离不开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有力支持。近年来,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扩张,使得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也快速增长。但
目前,私立高等教育在许多国家都占据了主流地位。几十年前,许多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还不存在或者是处于边缘地位,而今天,私立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学生人数在全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都有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是当代环境科学、大气化学的一个热点课题,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行为、迁移转化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重金属污染因其具
地下水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之为渗流与应力耦合。工程岩体在这些因素构成的动态平衡体系中的变形、破坏及其稳定性是许多工程学科面临的共同问题。渗流与应力耦
随着人们对能源危机和生物质能认识的深入,填埋气逐渐成为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目前全世界已有近千座填埋气回收利用装置投入运行,我国在填埋气领域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利用前景
干旱、低温和高盐是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环境胁迫因子。许多研究表明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在植物的抗旱、抗寒和
教育收费体现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教育经济关系,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国家的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学生角色的改变使学生的教育消费需求凸显。显然,教育教学工作应充分反映学生消费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理念正逐步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数字化学习也应运而生。那么,如何运用新技术,将学习的过程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自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