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瘟病毒是通过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感染动物体,因此如果通过局部粘膜接种疫苗,则可利用抗原与粘膜受体结合的占位作用,有效阻断野毒经粘膜途径感染,达到事半功倍的免疫预防效果。本研究以现有猪瘟疫苗为基础,通过与粘膜佐剂配合,探讨猪瘟疫苗经粘膜途径免疫接种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重组菌株发酵,获得了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突变体蛋白LTKG、 LTRG.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经BCA方法定量,蛋白浓度分别为:750μg/ml和660μg/ml。猪瘟脾淋巴苗分别与LTKG、LTRG蛋白佐剂混合,采用滴鼻、灌胃/口服、肌注三种途径免疫小鼠,间隔10-15天进行二免、三免。每次免疫后,采血,收集鼻洗液和粪便。经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IgG及局部粘膜抗体IgA。结果显示,三免前滴鼻组和灌胃组之间IgG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低于肌注组;三免后,LTRG滴鼻免疫组和灌胃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IgG高于其它组,且高于疫苗肌肉注射组,LTRG滴鼻免疫组与疫苗滴鼻免疫组差异显著(0.01<P<0.05)。局部粘膜抗体IgA检测结果显示,三免后灌胃途径免疫的小鼠各组IgA均高于其他各组,且疫苗+LTRG灌胃、疫苗+LTKG灌胃小鼠IgA显著高于滴鼻免疫组小鼠(P<0.01),同时显著高于肌注疫苗组(P<0.01),即疫苗与佐剂LTRG、LTKG共免疫组获得了最佳局部粘膜免疫效果。猪瘟脾淋巴苗分别与LTKG、LTRG蛋白佐剂混合,通过滴鼻、灌胃/口服、肌注三种途径免疫仔猪,间隔10-15天二免、三免。采血,收集鼻洗液和粪便。经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IgG及局部粘膜抗体IgA。整个免疫过程中,血清IgG一直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三免后14天,口服疫苗+LTKG的猪血清抗体IgG显著高于疫苗经肌注和滴鼻免疫的猪(0.01<P<0.05);三免后28天,口服疫苗+LTKG组IgG水平最高。三免后局部粘膜抗体IgA水平,用疫苗+LTRG.疫苗+LTKG经滴鼻、口服免疫组显著高于肌注疫苗组(0.01<P<0.05),其中滴鼻疫苗+LTKG组IgA水平最高,与疫苗滴鼻免疫组显著差异(0.01<P<0.05)。采用MTT法分析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各试验组均检测到一定程度的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其中疫苗+LTKG滴鼻免疫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强于疫苗滴鼻组;疫苗+LTKG口服组强于疫苗口服组,且对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滴鼻免疫途径较口服免疫途径好。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猪瘟脾淋巴苗分别与LTRG和LTKG粘膜佐剂经粘膜免疫途径共免疫小鼠、猪,均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以及局部粘膜免疫反应。尤其是粘膜分泌型抗体的产生,为在局部中和野毒感染提供了保护屏障,能更有效发挥机体免疫预防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