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的迁移方向、分布及聚居状态决定城镇体系的布局和结构,无论是大城镇还是小城镇,所有的城市最终都是人口相对积聚而形成的。对我国农村人口当前及未来的迁移方向、影响因素进行深入了解,辩证分析农村人口迁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发现农村人口迁移的内在规律性,有助于我们对农村人口迁移的趋势有一个基本判断,从而更好地根据迁移需求推进农村人口合理迁移的发展重点。从湖北省随州市殷店镇胜利村、谢家湾村、白果树村3个行政村农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迁移路径以及农民未来迁移意愿的总体方向来看,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迁移方向的关键因素,当前及未来农民的主要迁移方向仍然是小城镇镇区和中心社区,倾向于就近城镇化,迁移的总体方向依次为:中心社区—镇区—市区。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人口离开世代居住的原村落开始迁移主要是基于就业、子女教育、“城市性”生活等因素的考虑,而农村人口倾向于就近就地城镇化则是由于农村土地保障对农民的吸引、城市高成本生活对农民的阻碍等原因。然而,农村人口迁移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人口的聚集为产业的集聚提供必要条件,人口聚集和产业集聚形成良性循环;人口的聚集能够促进公共产品实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供给成本;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则为农民“城市性”生活方式提供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的聚集速度超过规划布局速度和公共服务建设速度,以及产生的生态问题和土地资源问题则制约着人口的进一步聚集。因此,在当前城镇化快速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应以农村人口的迁移意愿为重点,积极主动制定面向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倾斜的公共政策,发挥优势、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动农村人口就近、就地的城镇化;充分发挥规划先导和引领作用,同步制定各类相关专项规划以及行动方案: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居(村)民就业,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完善城镇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后期维护与管理;培养农民的现代文化创造力,合理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