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儿童观点采择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经历了“角色采择”、“自我中心主义”、“观点采择”和“心理理论”四个重要概念的历史演变。 “角色采择”曾经是G.H.Mead使用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自我”形成的过程。后来,J.Piaget及其后继研究者借用了Mead的“角色采择”概念,来说明儿童在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状态、从“感知动作逻辑”向“形式运算逻辑”发展过程中社会交往的作用。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角色采择”概念被“观点采择”概念所取代。随后,儿童“心理理论”出现,并成为一个新的理论流派。在以上四个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有关“观点采择”的研究尚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儿童观点采择发生的机制问题上,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二是在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年龄阶段上,特别是在学龄前这个阶段,不同的研究者还没能达成一致的见解。 针对以往研究中儿童观点采择发生机制研究的不足,作者展开了以一位2—3岁儿童为被试的个案分析,发现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学到了一种不同于Piaget“感觉动作逻辑”的另一种“逻辑”,即建立在人际间“共享信念”基础之上的“社会逻辑”,这种“逻辑”隐含在儿童与成人的日常言语交流中。在儿童观点采择的发生问题上,作者认为,儿童“自然的(物理的)”观点采择经由“自然逻辑(比如Piaget的动作逻辑)”而发生,儿童“社会的”观点采择经由“社会逻辑”而发生。两类观点采择遵循的“逻辑”不同,因而其发生的机制也不同。 针对以往研究中学龄前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问题上的分歧,作者展开了以120名幼儿园儿童为被试的实验研究,发现幼儿园小班(3—4岁)儿童和中班(4—5岁)儿童已经发展出初步的观点采择能力,并且在整个幼儿园阶段(3—6岁),在观点采择能力得分上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另外,还发现不同类型(空间的、社会的)观点采择与儿童不同社会品质(言语性、利他性、攻击性)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空间的”观点采择与上述三项社会品硕士学位论文.、J胜、r、1CJ伙JI二﹃、人‘硬卜﹄人事质之间无明显相关,比较而言,“社会的”观点采择与三项社会品质之间呈现显著的或接近显著的相关。 在以上个案分析和相关实验基础之上,作者结合以往研究成果,以Piaget发生认识论中的“逻辑中心主义”缺陷为突破口,以认知“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讨论为理论前提,将观点采择重新定义为“第一认知主体”对于“第二认知主体”关于“认知客体”的认知的了解;并认为,人类认知活动中的这种“主客体三角关系”的存在与观点采择过程是互为前提的。在说明观点采择和认知主客体关系的内在联系基础之上,作者将“自我”形成中的“角色采择”概念、“自我中心主义”概念以及儿童“心理理论”概念纳入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