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对梭鱼仔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模式、鳍的发育、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及间歇性饥饿对幼鱼消化道组织学及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梭鱼仔、稚、幼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在光镜下系统观察了出膜后1~39d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各期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消化系统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在水温20~22℃时,梭鱼受精卵经50h~54h孵化,初孵仔鱼消化道仅由一条原始的消化管组成,紧贴脊索下方。孵出后第4d,上下颌形成,卵黄囊被吸收,消化管盘曲,第一盘曲处形成胃雏形,第二盘曲处及之后形成前、后肠,肛门形成并与外界贯通。孵化后第7d,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油球渐小至消失,孵化后第8d,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肠、直肠以及肝脏和胰脏等,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摄食营养过渡。此后,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胃黏膜层的褶皱数量增加,管壁增厚,内腔增大。稚鱼后期,梭鱼苗各鳍初步形成,分化出鳍条,孵化后18d,幽门盲囊形成,胃腺在黏膜层中出现,标志着稚鱼开始消化外源性蛋白,同时,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肌层增厚,肠道分段、盘曲,稚鱼食性开始向植食性转换。在此以后,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结果表明,梭鱼消化系统的发育与仔、稚、幼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功能的完善相一致。2.梭鱼早期发育阶段体色变化与鳍的分化采集池养育苗的39d的梭鱼仔、稚、幼鱼,对其早期发育阶段体色的变化以及鳍的发生、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初孵仔鱼体表不具黑色素,仅卵黄囊具黑色素,孵化后2d体表黑色素增加,鳍膜无色透明。8日龄仔鱼开始变得不透明,腹侧有黑色线状斑点。在18-19日龄仔鱼转化为稚鱼时,鱼体背部具大量雪花状黑色素颗粒,在透色光下可观察到淡黄色斑点(黄色素),30日龄的幼鱼与成鱼相似,体表具淡白色,背褐腹白色。鳍是鱼类主要的运动器官,在鱼类早期发育阶段鳍的形成、分化和发育对仔稚幼鱼的摄食、生长和存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梭鱼仔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各鳍的发育顺序是:胸鳍→尾鳍→腹鳍→背鳍→臀鳍→第二鳍棘。初孵仔鱼,鳍褶从从头部后缘,向后绕过尾部,终止于卵黄囊后缘,油球外侧。2日龄仔鱼具胸鳍芽,全身由鳍膜包裹,5日龄仔鱼胸鳍和尾鳍鳍膜已经有相当的运动能力,能够起到推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梭鱼鳍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尾鳍的生长和鳍节的发育。梭鱼仔鱼在12日龄时出现腹鳍棘芽基,15日龄时第二背鳍棘出现。17日龄:尾椎骨向上弯曲,基本发育完成,长鳍条16根,具10节,中间几根棘条末三节二向分叉,短鳍条上下各6-8根。背鳍有鳍条11根,具5节,最外侧鳍棘具刺,基部有支鳍骨。至30日龄,梭鱼幼鱼各鳍发育完全,与成鱼相似。3.间歇性投喂模式对梭鱼幼鱼消化系统发育及形态行为的影响为了探讨梭鱼幼鱼对间歇性投喂模式的补偿生长效应,本试验在水温(19±2)℃,PH7.2,盐度3.5,含氧量6mg/L的条件下,对相同日龄(36日龄),相似大小的梭鱼幼鱼分别投喂1d两次,1d投喂一次,2d投喂一次,4d投喂一次,8d投喂一次(设为S0,S1,S2,S4,S8组),循环投喂21d,于22d取样,并测量体质量、体长、体高、头长、肛前长等性状。采用解剖,Bouin’S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等技术,对不同实验组梭鱼幼鱼的消化器官形态以及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测量食道、胃和肠道上皮层高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层厚以及食道和肠道杯状细胞的大小,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分析间歇性饥饿条件下对其组织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幼鱼行为上,S0、S1组集群性较强,运动迅速,S4、S8组集群性减弱,受惊吓呈分散分布,且运动性稍差。形态结构方面,S0组个体增长幅度最大,几乎与同期池养育苗的幼鱼生长相同,S1组个体稍小,体重上与S0组存在显著性差异,S4、S8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在头大身小,胃体积减小,壁变薄;肠管壁变薄变透明,肠系膜因脂肪基本消失而萎缩。肝体积明显缩小,颜色由原来的粉红色变深红黄色。组织结构方面,S0组间组织变化小,不明显。S1、S2组黏液细胞的显著增多;胃腺细胞发达,但分泌颗粒较小,肠皱壁高度下降,上皮细胞高度显著降低,S0和S1组纹状缘高度无显著变化,S1组到S4组,纹状缘高度渐小甚至不规则,S4、S8组纹状缘高度显著降低。此外,S8组消化道变化最为明显,胃肠黏膜中内分泌颗粒减少,肠道纹状缘有断裂脱落现象,从前肠到后肠柱状细胞的高度均显著降低,杯状细胞体积显著变小,肝细胞体积缩小,脂质空泡数量减少,细胞界限不明显,排列不规则,胰腺泡缩小,排列不规则。试验结果表明,梭鱼幼鱼在应对短期间歇性饥饿时,能相应调节自身的形态组织结构,存在补偿效应,但当间歇性饥饿时间增加到一定时间以后,鱼类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将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