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中游,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由西向东依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全长192公里。
古往今来,三峡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目光,焕发着他们的才情,佳作纷陈、名篇迭出。三峡文学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宋玉,经由东晋袁山松、南朝盛宏之、北魏郦道元以降等人的丰富与拓展,三峡文学的表达样式、审美风格、基本特点初步形成。
有唐一代,诗歌成为三峡文学的主导性体裁。三峡诗的创作主体增多,数量极为丰富,在内容形式、艺术手法、文化意蕴等方面都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特点,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巴山楚水之间的山川风物在诗人笔下得到艺术的再现以“巫山神女”为代表的三峡地区神话在诗歌中逐渐被赋予原型的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遗迹和以屈原、王昭君、宋玉为代表的名人故里成为唐人诗兴勃发的触媒点,有关三峡的咏史怀古诗渐趋成熟。唐代三峡诗还反映了峡民在饮食起居、农业生产、男女分工、商业活动等方面的生活原生态。
唐代三峡诗呈现出在巫风笼罩下二元对立的审美风格。“巫山云雨”、“三峡猿声”这两种源自于三峡文学的系列意象突破了地域的局限,进而成为深刻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意味悠长的经典符号。经由唐人的发展,三峡诗的两种典型诗体--《巫山高》、《竹枝词》逐渐定型并达到成熟。
三峡水路是唐文人出入蜀地的一条重要通道。三峡的交通价值、士子的悲欢离合、仕途的偃蹇沉浮在三峡纪行诗里有生动的体现;同时,踏青、竞渡、招魂、悬棺等民俗风情也描述备至,跃然纸上;唐代三峡诗烙上了鲜明的巴楚地域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