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震云的“说话”系列小说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刘震云新世纪以来发表的《手机》、《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和《我叫刘跃进》四部作品为考察对象,提出它们都包含有“说话—交流”的主题,因此可以看作是系列性的作品。“说话—交流”的主题涉及到一个既带有永恒性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即每个人都有着与别人进行交流沟通的精神的、心理的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需要却又常常不能得到满足,因为有很多现实的因素阻碍了人和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从“说话一交流”的主题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生存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和产生作品的时代获得一种既感性又不乏深度的认识。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提出“说话—交流”主题的依据以及这一主题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影响。笔者认为“说话”在刘震云的这批作品中都有很突出的表现,可以视之为一个阶段性的主题。本章还探讨了“说话—交流”的机制得以建立的条件以及相关的破坏性因素,并指出“说话—交流”对个体有着很实在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组织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讨论“说话—交流”主题在刘震云小说创作历程中的位置,以及这一主题转向带来了哪些叙事上的变化。笔者主要从叙事动力、词语、语言、情节、结构等角度分析了主题转向所带来的相应的叙事变化。上述两章紧扣文本,属于内部研究。第三章探讨“说话—交流”主题转向的原因、影响和局限性。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作家与读者、图书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刘震云小说观念的改变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说话—交流”主题出现的原因,并主要从它对传统人伦关系的重构这一角度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新意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当然也力所能及地指出了这一主题在表现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局限性。总之,本文认为刘震云的这批“说话—交流”主题小说触及了人和人之间需要畅达而有效的心灵沟通这一既永恒又现实的问题,是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人际沟通危机的一种曲折反映,尽管这些作品没有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它们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其他文献
如果我们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就很难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认识将要设法解决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我们所有将要采取的行为都应该被打上问号。每一位经营者都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对于我们小学教育也不无启迪,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良好的课堂
为了追求教学的完美,一些数学课堂教学经历了太多的“点缀”与“丰足”,失去了其本身该有的一些匹配,思之,在课改逐步走向正轨的时候,我们不要为了追求过分的花哨与充实让它
刘震云是一个重要且颇具特色的当代作家。他从偏僻贫穷的河南农村走来,经历过刻骨铭心的饥饿,权力的压榨和对灾荒的惶惑。刘震云不仅描述了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困窘,还深入到农
<正>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着墨很多,"生态文明"被提及多达12次、"绿色"有15次,且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命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难点问题,相关的文献不少,但很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视野下,分析了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合作的成因,并在系统考
本文首先论述了启动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然后运用计量方法论述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拉动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水边,木栈道、小木屋、小木桌、一壶茶,大树下……受邀采访的柳袁照校长坐在石凳上,若有所思,全然没察觉我们的到来。作为记者,我第一次不忍打破这般场景,每每看到一位校长沉
目的探讨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409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