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随处可见,但其绝非单纯。教材中的图像尤为如此。小学英语教科书不仅是主流教室中的教学材料,更是重要的视觉资源。人教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中的故事部分以其以图讲故事的特征而闻名。本研究以克瑞斯和勒文所发展的视觉语法为指导,研究小学阶段八本人教版英语教科书故事部分中282张图像的再现意义,具体旨在探讨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实现再现意义的三个要素在故事部分图像中的分布特征是什么?2)图像中再现意义的构建特征是什么?通过对282张图像的再现意义进行仔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过程、参与者、环境三个要素共同实现了图像的再现意义。第一,就过程而言,叙事过程和概念过程在绝大多数图中均有分布,分别占97.87%和89.36%。叙事过程中的动作过程、反应过程以及言语过程被再现得最多,其占比分别为96.10%、59.57%和53.90%,且言语过程在八本书中的分布变化较大。概念过程中的分析过程被再现得最多并占到89.36%,而叙事过程中的心理过程、转换过程以及概念过程中的分类过程和象征过程则相对分布较少,各自占比分别为4.26%、0.35%、11.70%和5.32%。第二,就参与者而言,除了所有参与者均为卡通以外,大多数参与者均被个别化、专门化地再现,且各占99.29%以及97.52%;六年级教材中才有一些参与者在图中被群体化、类属化地再现,但分别只占0.71%和2.48%。第三,93.97%的环境被再现为本地区,而剩余6.03%的非本地区环境仅被再现于六年级的故事部分。本地区环境中,家庭、城市和学校被再现得最多,各占31.56%、30.85%和25.18%;非本地环境中,世界和区域虽被再现得最多,但也只分别占3.19%和2.13%。2)就故事部分中图像的再现意义构建而言,大多数图像为叙事和概念混合且参与者被个别化、专门化再现的本地区卡通表征;在叙事过程赋予图像以动态意义并要求学生观察其中所发生的事件的同时,概念过程主要被蕴含并为叙事过程提供丰富的环境信息来使语境具体,也使深入探究其中所描绘物体的永恒属性成为可能。参与者大多在本地区被个别化、专门化地再现,而到六年级才有部分参与者在非本地区被群体化、类属化地再现,这体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学习挑战:从抽象中进行推理,并在逐步扩大的经验领域中汲取非常识性知识。可见,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故事部分中的图像大致符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范围,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与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科学性、趣味性以及灵活性原则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