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使用术中CT导航和单纯术中CT扫描辅助下进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应用经验及效果。2.手术条件CT扫描下的器官剂量当量的估算。3.研究手术室C形臂的辐射剂量率水平分布及为保护工作人员所采用的防护措施。方法:1.总结使用术中CT的被诊断颈椎病、颈椎外伤、颈椎肿瘤93例患者。术后进行经椎弓根螺钉水平的CT平扫。非随机化方法分2组(根据患者的选择),术中CT导航组和术中CT非导航组,术中CT导航组25个患者的手术在术中CT导航下完成,术中CT非导航组68个患者的手术在术中CT辅助下按照标准的手术程序完成置入螺钉。术后进行经椎弓根螺钉水平的CT平扫,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记录两组患者详细的手术步骤,术前、术中的影像资料。分析了两组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率、翻修率、置钉时间和术中CT的扫描数据。2.将筛选好的热释光片放置在体模中,按照手术条件进行照射,用仪器读出计数的值,通过刻度系数换算成吸收剂量,再用辐射权重因子、器官权重因子,计算出有效剂量。3.将C形臂放置在有屏蔽防护的手术间以照射野为同心圆、半径间隔为1m的周围布点,用可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的Fluke451B形辐射监测仪进行测量、记录。从而,得出手术室不同位置的剂量率水平。结果:1.术中CT导航组螺钉置入满意率为98.3%,非导航组螺钉置入满意率为93.1%,两组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组位置不满意的2枚螺钉均发生于早期病例,导航系统使用熟练后未再出现置钉不满意病例。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术中工具注册和参考点照合时间平均3.5min(2-8min),位置误差率平均0.31mm(0.12-0.56mm,导航仪自动计算)。每枚椎弓根螺钉定位针置入所需时间平均2.02min(1-3.5min)。非导航组每枚椎弓根螺钉定位针置入所需时间平均3.07min(2.07-4.09min)。不需要翻修病例,术中只需进行2次CT进行注册和印证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翻修病例需要进行第3次CT,了解翻修螺钉情况。然后使用术中CT检测螺钉的置钉情况,对不满意的螺钉进行翻修,然后再进行CT扫描,直至螺钉满意为止。结果两组之间有在以下几方面的比较有显著差异:(1)颈椎弓根钉的穿破率;(2)平均置钉时间;(3)术中CT平均扫描时间和手术暂停时间;(4)术中CT平均扫描数。导航组较非导航组的颈椎弓根钉的穿破率、螺钉翻修率以及平均置钉时间明显降低。两组满意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在2组中均没有因内植物位置不佳而行二次手术的病例。2.使用人体模型行脊柱均匀螺旋CT扫描,因此各个器官剂量当量差别不大;位于皮肤表面的浅表器官,屏蔽较少,受到的照射量较大,如甲状腺,其照射剂量为14.17mGy;全脊柱共分颈椎、胸椎、腰椎,其剂量腰椎最小,为7.53mGy,颈椎最大,为9.68mGy,胸椎,剂量为7.64mGy;皮肤剂量测量中,躯干上侧皮肤剂量当量值高于躯干下侧,最高处为颈部,为15.75mGy,和上表中的甲状腺最大值吻合,说明在扫描过程中,患者体内受照射剂量最大的器官为甲状腺,因此,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应做好对其的防护。3.受手术室空间布局及手术设施的影响,C形臂发射射线所致剂量率水平衰减按距离的2.278次方反比近似;防护屏风后、相邻手术室和外走廊射线衰减为本底水平;射线发生器水平、垂直照射影响手术室内剂量率水平空间分布,从而影响放射工作人员在手术室各位置接受的辐射剂量。结论:1.术中CT导航系统辅助进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可行的,能够显著提高后路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精确性、安全性,同时医护人员无X射线暴露。2.手术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术中CT、C形臂操作和个人防护,能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所受的辐射风险,更好地保护个人职业健康。而对患者而言,在满足诊断、手术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CT扫描次数,从而减少患者所受照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