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同伴效应的重要性,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强调了周围同伴对人影响的重要性。在文献中,大量的研究发现同伴会影响个体的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比如:同伴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教育预期、情绪、不良行为习惯等等。同伴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重要影响,人力资本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育中的同伴效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家长在择校和择班等教育决策时很大程度上都会考虑同伴效应的影响,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教育政策时也会考虑同伴效应的影响。深入了解同伴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青少年同伴效应的影响,这是由于大量文献发现青春期是人格行为塑造的关键发展时期,青春期的青少年极易受到同伴影响,甚至受到同伴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学生质量的视角分别从不良行为学生、优秀学生和流动儿童三个方面来研究青少年班级内部的同伴效应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最经典的同伴效应界定是由Manski(1993)提出的,他把同一群体中不同个体倾向于表现相似的行为细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内生效应(endogenous effects)、外生效应(exogenous(contextual)effects)和相关效应(correlated effects)。内生效应是在某种程度上个体行为倾向随着群体行为的变化而同步变化,即同伴效应;外生效应是在某种程度上个体行为倾向随着群体的外在特征的变化而同步变化;相关效应是在某种程度上个体行为倾向随着其所归属的相似群体和相似环境的变化而同步变化。因此同伴效应识别存在两个主要挑战,第一,很难把内生效应和外生效应从相关效应中识别出来,第二,即使在解决了相关效应的情况下,也很难从外生效应中识别出内生效应,因此,识别同伴效应的关键是如何将同伴效应与其他混淆因素的影响区别开来。本文基于同伴效应识别的理论,把同伴限制在班级内部,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中的随机分班样本以及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严谨的识别方法进行同伴效应的识别。本文以青少年班级内部的同伴为核心,分别从不良行为学生、优秀学生和流动儿童三个方面研究了同伴效应,量化了这三个方面的同伴效应影响,探究了其潜在的机制及异质性。首先,我们从不良行为学生和优秀学生视角分别研究低质量同伴和高质量同伴的影响。接着,我们又用户籍身份来界定学生的质量,从互动效应的视角分析低质量学生和高质量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即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间的同伴效应。第一,本文基于学生使用电子媒介——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的视角研究了学生不良行为的同伴效应,即使用CEPS数据的随机分班样本分析了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行为的同伴效应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参与行为和花费时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同伴效应。进一步分析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同伴效应的机制,发现同学关系越好,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受同伴的影响越大,但对青少年看电视的同伴效应影响不显著。父母对子女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的严厉程度并不能改变同伴的影响。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上网玩游戏的同伴效应在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女生看电视的行为受同伴的影响更大。第二,本文基于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视角研究了优秀学生的领头羊效应,即使用CFPS数据和CEPS数据中的随机分班样本分析了优秀学生对普通学生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领头羊效应影响。我们发现优秀学生中高能力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认知成绩和教育预期都具有显著正向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非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高能力学生主要对七年级学生认知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九年级学生没有显著影响,高能力学生对普通学生认知成绩的正向影响呈现出短期性。高能力学生对七年级和九年级普通学生的教育预期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高能力学生主要通过提升学生课外学科辅导参与行为和时间、学习的主动性和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来影响普通学生的学业表现。第三,本文基于交互影响视角研究了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同伴效应,即运用CEPS数据,考察东部城市随机编班的初中学校中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认知能力同伴效应。我们发现在班级内部本地儿童的同伴效应占主导作用。我们进一步探究了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同伴效应的机制,发现其主要与样本中班级内流动儿童的比例大小有关,并且任课老师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会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交互影响。此外,我们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在本地儿童中,成绩越差的本地儿童受到流动儿童的同伴效应越大,在流动儿童中,成绩越好的流动儿童受本地儿童的同伴效应越大;本地男生受到流动儿童影响显著,本地女生受到流动儿童影响不显著,流动儿童受到同伴效应在性别上没有差异。本研究的创新点是:(1)目前基于学生不良行为的同伴效应研究几乎没有研究青少年使用电子媒介的同伴效应,也没有研究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的同伴效应。因此研究中国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行为的同伴效应具有现实价值和文献价值。本文研究了中国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行为的同伴效应,也从同学关系、家庭教育和寄宿学校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同伴效应的影响机制。(2)关于我国青少年学生能力的同伴效应研究中,文献集中研究了中国基础教育中低能力学生对普通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还尚未有探究高能力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高能力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即优秀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探究了优秀学生产生影响的渠道。(3)在以往关于流动儿童的同伴效应研究中,文献并未研究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交互影响。大部分研究都是直接关注流动儿童的比例对于本地儿童成绩的影响,也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直接分析流动儿童比例对本地儿童的影响忽略了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之间的互动效应,本文不直接分析班级流动儿童比例对本地儿童成绩的影响,而是从交互影响的视角来分析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同伴效应,并且探究了同伴效应的决定机制。同时,从能力、年级和性别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对中国当前“择校热”背景下义务教育中的名额分配、摇号录取等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意义。当前摇号录取等随机分配学校和均衡编班的教育政策使得班内同伴的构成具有随机性,同伴构成决定着班级内部学生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同伴效应。根据本文研究发现不良行为学生会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优秀学生会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青少年班级内部的同伴效应影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和老师的教学方式等有关。因此,在推进随机分配学校和实行随机编班使得学生均衡分布的同时,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的行为表现来促进高质量学生发挥正向影响,减少低质量学生的负向影响,基于同伴效应的社会乘数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在当前中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仍然稀缺的背景下,国家仍需抑制“择校热”的现象,缓解“择校”造成的学生分层,维护基础教育的公平。同时,国家可以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和民办学校的差异化,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具体来讲,国家可以从教育体制方面加以规范择校行为,解决优质教育供不应求的问题,进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紧密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和生源的均等化,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刚需问题,“择校热”才能从本质上得以解决,最终使基础教育的“机会公平”和“质量公平”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