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不仅在校学生数由1999年的400万增至2009年的2100万,高校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占所有普通高校的52.7%,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总数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从地区、院校以及学生层面了解高职高专教育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高校扩招背景下的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进行了梳理,基于全国学校和学生层面数据对高职高专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各省学校学生来源结构、高职高专学生跨省分布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分析,并在回顾大学入学选择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应用条件对数单位模型探讨了学校质量和类型等特征与学生学校选择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过程的梳理表明: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高专院校实际的界线和目标相对模糊。首先,高职高专院校最初以一种较低端的高等教育形式满足对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并未明确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而建立;其次,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重组和调整,成为不同类型学校和举办者的高等教育机构集合体,内部差异大。 2.实证分析表明:(1)从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省际之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东部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较多且规模较大,同时由于人口规模等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较多且规模接近东部地区。从经费方面来看,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地方财力对高职高专院校生均经费有很大的影响,财力不足限制了地方教育投入。 (2)高职高专院校做为地方高校,主要为本地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大部分地区本地生源占到70%以上。另一方面,在各省学校布局、生均经费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以及社会经济和人口规模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省学校外地学生招生名额并不完全按照学生规模平均分配。 (3)学生在政府和学校共同确定的招生名额的基础之上进行大学选择,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学生到外省就读比例较高,而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有较高比例的学生留在本地。从高考分数的差异来看,一般到外省就读的学生高考分数高于在本省就读的学生,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则相反。 (4)学校质量、类型与学生选择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了学校和学生分数、学校位置以及学生规模之后,反映学校质量的变量与学生选择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学校质量越高学生选择该学校的可能性越大的预期假设。而学校类型与学生选择之间的关系显示,学生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倾向存在差异,但不同生源地学生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