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毛孢子菌的小鼠致病性和棘状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与真菌学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报告1例棘状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病理和真菌学特点。   2.探讨真皮毛孢子菌和棘状外瓶霉的小鼠致病性。   [方法]   1.棘状外瓶霉的真菌学检查取皮损作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离菌株行DNA序列分析、明胶液化试验、温度试验和体外药敏试验。   2.真皮毛孢子菌和棘状外瓶霉的致病性动物实验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和正常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小鼠在接种菌悬液前4d、1d行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接种前1 d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两组小鼠用擦皮、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法接种真皮毛孢子菌和棘状外瓶霉,分别对皮损和内脏进行真菌逆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并测定肾组织载菌量。   [结果]   1.棘状外瓶霉所致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病理和真菌学特点27岁女性发生右下肢结节、溃疡6个月,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2年。皮损脓液直接镜检可见分支、分隔链状菌丝和孢子,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棕黄色菌丝、孢子。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培养出深绿色绒状菌落,微量培养可见分支、分隔菌丝和棘状环痕孢梗,DNA序列分析属于棘状外瓶霉。菌株不能液化明胶,可在25~39℃环境下生长,对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敏感。患者在确诊后未予抗真菌治疗,自动出院后半年死亡。   2.真皮毛孢子菌的小鼠致病性(1)擦皮组:接种后3 d免疫抑制组与对照组皮肤局部均出现红肿、糜烂、结痂。免疫抑制组小鼠的皮损最大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皮损逆培养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皮下注射组:接种后3 d免疫抑制组与对照组皮肤局部均出现丘疹、结节、脓肿、溃疡。免疫抑制组小鼠的皮损最大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皮损逆培养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静脉注射组:正常对照组小鼠在观察期内无死亡,而免疫抑制大剂量(2×107个孢子)、小剂量(2×106个孢子)接种组死亡率分别为100%、70%。免疫抑制组心、肺、肝、脾、肾逆培养阳性率及肾组织载菌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   3.棘状外瓶霉的小鼠致病性(1)皮下注射组:免疫抑制组在接种后6 d出现皮下结节,2周发生脓肿、溃疡;正常对照组在接种后6 d出现红斑,2周内皮损愈合。免疫抑制组皮损培养和病理检查阳性,而正常对照组仅有1只在接种后7 d培养阳性。   (2)静脉注射组:免疫抑制组小鼠接种后3 d全部死亡,内脏逆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阳性。正常对照组小鼠存活,内脏逆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阴性。   [结论]   1.依据临床特征、组织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基因鉴定结果,该例患者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棘状外瓶霉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动物实验显示棘状外瓶霉致病性与免疫抑制有关。   2.擦皮和皮下注射法接种真皮毛孢子菌可建立BALB/c小鼠皮肤感染模型,而静脉注射法可建立小鼠播散性感染模型。真皮毛孢子菌感染与宿主免疫状态及接种菌量有关。免疫抑制小鼠对真皮毛孢子菌易感,且感染程度较重。接种菌量越大,小鼠死亡率越高。  
其他文献
系统地评价了河东乌麦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其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较高,比普通小麦高19.3%和43.8%,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合理,必需氨基酸比例较高,8种必需氨基酸,有6种超过了FAO/WHO模式标准,矿质元素和
利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20 粒单粒种子贮藏蛋白及14 份豆科牧草种(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根据电泳分析结果计算品种间的欧氏
食管癌是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第8位和第6位。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我国食管癌以食管鳞状
研究了赤霉酸(GA_30.10g/L)、乙烯利(CEPA0.10g/L)、硼酸(B1.50g/L)、硫酸锰(Mn1.00g/L)、钼酸铵(Mo1.00g/L)、硫酸铜(Cu0.10g/L)溶液浸种处理对茶籽萌发过程中子叶酶活性的
外泌体是大多数细胞都能分泌的一种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其中包含的蛋白质、核酸在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中。近
[目的]   妊娠中期SD大鼠行相同压力的CO2气腹,不同持续时间后,检测部分妊娠中期大鼠血液中孕激素(P)、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含量。另一部分经过CO
本研究通过在玉米果穗生长发育阶段使用乙烯类药剂喷施植株处理,表明过量的乙烯可导致玉米果穗发育畸形,穗粒数减少。证明乙烯不利于果穗和籽粒发育,也是引起籽粒败育的一个重要
本文就不同浓度ABA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白三叶植株功能叶片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A能明显减少叶片水分蒸发,降低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片细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诱
The intensity of heat output of coal, the rate of oxygen consumption and the influence function of coal size are tested by the big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e
研究表明,在总头数与预期穗数相等的有效分蘖终止期,采取深中耕与镇压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可使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间形成一个“断档”阶段,拉大有效生育与无效生育的距离,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