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我国禾谷镰孢菌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运用三对能检测第1、第3、第6、第7禾谷镰孢菌系群(lineage)的PCR-RFLP标记,对来自我国13个省份的642个禾谷镰孢菌株进行了系群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所有642个禾谷镰孢菌株中,有366个菌株属于第6系群,占全部菌株的57﹪,262个菌株属于第7系群,占40.8﹪,其余14个菌株在本试验中不能区分所属系群,占2.2﹪.第6系群的禾谷镰孢菌集中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福建、江西、湖北等省份.第7系群集中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宁夏、黑龙江等省份.两个系群共存的地区有湖北、河南、山东和黑龙江等四个省份.湖北孝感地区的群体中,第6系群占绝对优势,占94.3﹪.山东枣庄和黑龙江密山地区的群体中都存在相当数量的两个系群.河南漯河地区的群体中,第7系群占绝对优势,占94.7﹪.2个第6系群菌株和2个第7系群菌株在不同抗感病小麦品种上的致病力测定表明,两个系群间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运用已发表过的适用于禾谷镰孢菌RAPD分析的13个引物,对来自我国以及斯里兰卡和墨西哥的36个菌株进行RAPD分析.共扩增出条带141条,其中13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94.33﹪.利用Popgene 1.32软件对供试菌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第7系群与未知系群遗传相似性较好,与第6系群遗传距离较大.在系群水平上,禾谷镰孢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0.3074,其中68.40﹪由群体内的变异引起,31.60﹪由群体间的变异引起,群体间的基因流动值为1.0923.第7系群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基因多态性指数(H)为0.2723;未知系群群体遗传多样性次之,H为0.2148;第6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H仅为0.1455.利用SPSS(10.0)for Windows软件对所有供试菌株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遗传距离上明显将所有第6系群菌株加上11号菌株JF1(未知系群)、31号菌株SC10-6(未知系群)归为一组;将大部分第7系群菌株和剩余的未知系群菌株归为一组;而25号菌株NX4-23(第7系群)独立为一组.RAPD种下组的划分与菌株系群的划分有着很高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