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基于CHNS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ce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健康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并且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健康状况不仅仅与其自身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还对其未来的社会经济、教育、就业等密切相关。而儿童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中尤其女性教育因素影响作用突出,由于作为母亲的女性,在家庭分工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女性主要承担着照料子女的责任,其受教育程度对下一代的福利和人力资本积累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创造出“代际效应”。现有大多数研究认为女性教育对子女健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一些国家以及地区均已找到相关证据,但是对于中国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仍然较少。基于此,本文将利用2000年-2011年CHNS数据,根据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以及Schultz健康影响因素理论建立计量模型,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Z 分值来衡量儿童的健康状况,同时引入父母是否经历义务制教育改革和父母是否经历文革作为工具变量解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在回归方程中加入影响儿童健康状况其他影响因素如:家庭特征、社区特征、儿童个体特征等,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了解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子女健康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存在着怎样的影响,为家庭合理教育投入决策以及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所研究的关于母亲教育水平对儿童健康关系的提出原因以及意义;并总结国内外关于母亲教育水平对儿童健康的研究文献,主要说明了参考的文献具体研究内容,以及最终研究结论。除此之外,本章节也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文章的大致结构安排以及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数据描述统计。本文主要从CHNS数据库(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挑选出1978年之后出生并且父母信息完备的18岁以下儿童为研究样本,合计6359个样本,该部分主要简单说明了数据来源,并简单提及本文所选择样本数据的处理过程。除此之外,本章节也对本文研究所涉及变量进行定义,并进行简单说明选择的原因。最后通过分组描述统计、图形等方面初步分析儿童健康、女性教育等基本情况。
  第三部分为模型设定。本章节主要介绍了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理论模型以及Schultz健康因素理论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在Grossman的健康生产函数和Schultz健康因素理论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
  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本章节主要通过利用构建的基本回归方程对本文研究样本进行基本回归、分组回归等实证回归分析母亲教育与子女健康关系。本文将对母亲、父亲分别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以父亲教育情况与子女健康的回归结果为参照,对比父母各自教育水平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差异性,以此验证母亲教育水平对下一代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性别、城乡结构等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研究分析在不同样本中母亲教育的代际溢出效益是否仍然存在,并分析不同样本中影响的差异性以及产生的可能原因;最后通过母亲接受教育的虚拟变量,研究接受不同教育水平的母亲对子女健康产生的影响的是否存在差异性,以及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
  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该部分主要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深入理解女性教育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为家庭合理教育投入提供建议,为我国教育政策改革提供一定理论性依据,并且为制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政策性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效力大于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作用,母亲受教育程度主要通过“养育效应”对子女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而非“收入效应”以及“遗传效应”,而父亲教育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对子女健康产生影响,这主要源于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的理念影响,女性主要承担照料子女的责任,而父亲通常在外工作赚钱养家,所以母亲对子女影响更大。本文通过分组回归发现,农村以及西部地区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作用较大,提高农村以及西部等落后地区女性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健康的影响有一定替代性影响,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环境、医疗服务水平,一定程度可以缓解母亲教育水平低对子女健康负面的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对于6-12岁阶段学龄儿童的影响最大,母亲教育程度对女孩的影响更大,女性外出工作会削弱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健康影响效力,而女性在家其教育水平对子女健康存在显著的影响,这一定程度上验证女性教育主要通过“养育效应”影响子女健康,最后本文发现普及高中教育具有合理性,因为女性接受过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比仅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女性对子女健康影响效力更大,而高中教育产生的边际效应强于高等教育。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首先本文采用中国健康档案中心公布的0-18岁中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该标准更适用于衡量中国儿童的健康标准;其次本文利用母亲是否外出分组研究了,在家的女性与不在家女性,其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母亲教育确实主要基于“养育效应”作用于儿童健康;最后本文通过引入教育的虚拟变量,研究分析了接受不同教育阶段的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健康影响,验证了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合理性以及重要性,也为未来普及高中教育提供一定政策依据。
其他文献
葛巢甫在东晋末年造作《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由元始天尊所说的两篇《元始洞玄灵宝本章》《元洞玉历》和太上大道君所述的四篇《前序》、《中序》、《后序》以及《元始灵书中篇》六部分组成。主要讲述元始天尊开劫度人,演说灵宝度人经教,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思想向众仙神灵、无鞅数众宣传“斋戒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镶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护度,咸得长生”。本研究以《度人经》敦煌
学位
《儒行》是古代儒家典籍《礼记》中的一篇重要文献(1),它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儒者的行为特征、道德品性和人格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君子观。当然,“儒者”与“君子”不能简单等同,但在先秦儒家那里,二者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或者说儒者和君子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孔子曾说:“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可以说,君子是儒者追求的人格理想。尽管在《儒行》中,“君子”仅在开篇处出现一次(2)
学位
学位
20世纪的西方现代雕塑中出现的“内(负)空间”打破了“雕塑就是空间包围的实体”的传统观念,使雕塑中形体与空间的关系得到极大的丰富。享有盛誉的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在雕塑中对孔洞的运用堪称完美。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的作品综合了原始美洲雕刻、非洲雕刻与现代西方雕塑的多种影响,自然、古朴、沉稳,气质宁静,其在雕塑实体中运用孔洞的技巧可谓是同类艺术实践中最为成功的。本文以
学位
《诗》是一部以诗歌艺术形式传达的汇聚周人亲亲尊尊价值理念的人伦礼义大全。汉儒穿凿解诗,夸大了其伦理性贬抑了其艺术性;今人往往喜其文学性而漠视其本具的人伦教化功能。吾人惟统形式与内容观之,方得《诗》之原貌。孔子及其弟子以立足本义和断章取义两种解诗方式互参,重在说义且兼顾了其形式上的“其言易知,其感人则易入”。孔子《诗》教含“达政专对”和个人心性充养两种功用,鉴于春秋中晚期“《诗》亡然后春秋作”的社会
学位
印顺(1906-2005)是当代中国佛教思想家,著名的中观学者。他一生致力于中观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性空学探源》、《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等,这些著作被誉为“当代斯学的第一流著作”和“不朽之作”.他对中观学的阐释与推演,被赞为“民国佛学界之一绝”、“自宋迄今对中观的研究最有贡献的学者”。他对中观的贡献,不仅丰富充实了他的佛学思想内容,而且延伸出菩萨道精神,并进一步展开了人间佛教的理念,从而
学位
从企业诞生之日起,企业社会责任就客观存在着。只是受到社会、文化背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表现和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企业的社会角色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施加的外在压力和诱惑力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此考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矛盾分析、多学科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视角,梳理并分析晚清以降至转型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形态以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努力探索我国企
“性”与“情”的关系乃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各家各派争相论证,但始终没有定论。王安石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独到之处,钱穆先生称“性情论”为王安石对于宋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因此本文对其“性情论”思想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首先,通过“性”、“情”、“习”这三个核心概念对王安石“性情论”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王安石“性情论”的核心思想是“性”与“情”体用相须,其“性情论”是“尽
学位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迅速,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旅游市场秩序的混乱,旅游零团费运作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旅游零团费模式扰乱价格机制的作用,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旅游消费者权益,危及旅游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学界、从业者和监管者的高度重视,因而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并予以有效治理的问题.围绕旅游零团费模式产生的问题,虽然旅游学界、法学界都给与了更多的关注,而经济学界也有若干研
我国的基尼系数在近几年均超过 0.4 的国际警戒线水平,这意味着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较为严重。而与此同时,我国较小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预示着这样的不平等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因为缓慢的代际流动意味着机会的不平等。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来说,他们难以依靠自己的努力,逃脱贫困陷阱,而对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够轻易的继承上一辈的收入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了教育背景的提升是否能够在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方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