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22-1996)是现代科学哲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哲学家,是20世纪最后30年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其学术标签是“范式”理论,“范式”曾一度风靡全球。库恩哲学思想的影响现已超出科学哲学和科学哲学史,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尽管库恩主要从事的是科学哲学研究,尽管库恩本人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却没有形成一个库恩学派。国内外对库恩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范式”理论系列,本论文则以其科学观的人文转向为切入点,旨在更全面的探究库恩思想及其社会意义。库恩科学观的转向开启了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在他之前,现代科学哲学主要有两种很有代表性的科学观: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和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观。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不断增加的、直线发展的渐进过程,科学是被证实的经验累积。而批判理性主义则认为科学是不断革命的,科学知识是不断被证伪的过程。库恩反对这两种科学观,强调科学活动中人的价值取向及其作用。在他之后,社会历史、心理、语言的因素被引入科学观,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活动被纳入到人文历史语境之中。由此,库恩被称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人”。因他,传统的科学形象受到了颠覆;因他,科学哲学加深了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渗透和转向。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可视为库恩科学观转向的前期,80年代之后则视为库恩科学观转向的后期。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库恩科学观人文转向的背景分析。为什么库恩的科学观会迥异于以往传统科学哲学的观点?原因之一:库恩生活时代的科学哲学理论发展的局限性。逻辑经验主义经验证实性的科学观受到质疑,因为绝对证实是不可能的;而批判理性主义简单化的证伪主义的科学观认为,理论一经证伪即被抛弃,科学理论寿命太短,科学发展缺少应有的稳定性,因此也受到质疑。原因之二:库恩自己思想和学习的经历。库恩深入研究科学哲学史时发现了以往科学观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第二部分论述库恩科学观的前期转向。库恩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其典型表现即是以社会历史的维度进入哲学研究。通过对科学划界标准、科学理论的价值标准、科学发展模式的社会历史转向的阐述,对科学观的社会历史转向做了具体的探究。库恩把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纳入科学活动之中,关注人的动机、价值、潜能、心理对科学理论形成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的“鸭兔图试验”是库恩范式理论的理论基础,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是以范式为背景的人为安排,范式转化就是科学共同体心理上的信念的转化。第三部分论述库恩科学观的后期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库恩更多关注语言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日渐体现出明显的语言学转向特征,进而影响到了其早期的观点。应当说,相比其提出范式理论的60年代,库恩在后期理论中,更多的使用相关于语言的术语、范畴和理论来进行思想的表述,诸如“词典”、“不可翻译性”、“语言共同体”等,这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库恩思想变化的非本质性差异和特征。第四部分是库恩科学观人文转向的哲学影响。无论是库恩的支持者还是库恩的反对者,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库恩的科学观改变了长久以来对科学理性的迷信,并进而影响到了他生活时代的其他哲学流派,尤其对科学历史主义学派、后现代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此之后,科学和理性对等观念被打破,科学走上了一条复杂之路,尤其在现代性背景下,自库恩打开“潘多拉之盒”后,科学之战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