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怀、余宾硕怀古诗词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古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由来已久的主题,在中晚唐诗坛上怀古咏史的创作达到空前繁荣景象。明末清初之际怀古咏史诗词因能寄托故国黍离之感被文人反复题咏,余怀、余宾硕父子不仅以明遗民身份自居,同时也是怀古咏史诗创作的佼佼者。本文对清初余怀、余宾硕的怀古咏史诗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鼎革之际的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探讨其各自风格的成因,更好地把握清初政治文化背景。
  第一章余怀生平及怀古诗创作。简要概括了余怀一生不同时期的游历情况以及怀古诗创作总体情况,介绍余怀的怀古诗的吟咏对象、创作数量。
  第二章概述怀古咏史诗发展历程,分析余怀怀古咏史诗创作。以《甲申集》中的怀古诗与《咏怀古迹》一卷为资料来源,对不同时期的创作内容、情感和艺术特点展开论述,分析金陵怀古的文化内涵与组诗的作用。余怀怀古咏史诗情感由对时局的担忧、偶然流露的历史感慨,转变为故国黍离之悲、怀念英雄、楚囚之叹等遗民情思。同时他在怀古诗原有的写作模式下,大量使用古绝,以入声结尾,并且有意打破绝句一韵到底的形式,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第三章研究余怀怀古词内容和艺术风格。简略介绍怀古词的发展,分析余怀晚年创作怀古词的内容以感叹人事兴废、追慕贤人和抒发淡然情绪为主,表现出余怀晚年孤寂、心灰意冷导致平静淡然的遗民心理变化。最后概括余怀怀古词的兼具婉约、豪放两种艺术风格,他的词中大量化用典故,情感复杂多变。
  第四章研究余宾硕怀古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析余宾硕的遗民情结形成与地域、家庭的关系;二是结合余宾硕《金陵览古》与地方志相近的特点,分析余宾硕怀古诗的抒怀、“存明”的创作缘由。他的内容情感主要是感叹过境迁、以六朝历史讽刺现实、歌咏忠臣、表达隐逸之情以及表现复明之志。余宾硕采用寄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诗歌语言含蓄,潜心布局,巧于对偶。
  第五章论述余怀父子怀古诗词的地位。本章首先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余怀怀古诗对刘禹锡、杜牧等中晚唐诗人的继承与发展,并与清初顾炎武、吴伟业等诗人进行比较,探讨余怀父子怀古诗在清初诗坛的地位。其次比较余怀父子二人怀古诗的共性与个性,并从“遗民不世袭”的角度谈余怀父子怀古诗创作的现象,分析他们成为“世袭遗民”这一特例的原因。
  附录考证余宾硕生平、字号、家室和交游,制作简略年谱。最后辑录余怀父子集外未收录的诗文。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夏志清的讨论层出不穷。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他的评价较为正面。然而,如果以“冷战”的视角来看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就会发现它之所以能够在台湾流行,离不开隐含其中的政治因素。夏志清的文学批评之所以能够进入台湾,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强烈的“反共”立场。《中国现代小说史》简化了对左翼文学的叙述,突出了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自由主义作家,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冷战”
学位
在现代化进程日趋加快之时,“逆行的精灵”迟子建却选择回望,回望原始自然,回望传统文化,因此许多学者指出迟子建的小说具有反现代性的特征。他们大多以一种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眼光来判断迟子建小说的文化立场,但实际上迟子建的小说不是反现代性的诉求而是现代性的诉求。她对现代性的批判是身处现代性狂欢中的一种清醒的反思,她通过小说全方位呈现现代文明的缺失,期盼现代性方案不断完善,遥想现代化能以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
学位
有清一代,以诗歌叙说时政、反映社会现实成为诗坛总的风气,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吴嘉纪作为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成就最大的一位,其叙事诗创作既可以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透视遗民群体的心灵侧面,也能表现其狷介高洁的人格精神及独特的艺术风貌。  吴嘉纪于明亡后,绝意进取,终生苦吟,坚守着“以诗振世”与“以遗民志传”的精神信念,将个体的悲欢与时代的苦痛融入其叙事诗创作之中,展开了遗民苦痛的心史。吴嘉纪叙事诗
学位
裴说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与王贞白、曹松、贯休等人都有过密切的交往。与同时代的诗人一样,裴说感受着晚唐时代动乱不安的氛围,在诗歌创作上推崇苦吟。就其诗歌创作的整体倾向看,也同晚唐末期的审美趣味相照应;且裴说多年不第,内心苦闷,也因此更能显示当时时代的某些风格特征。由于与裴说有关的文献记载比较少,而且存诗也不多,给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带来一些困难。本文在整理与裴说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晚唐特定的时代背
学位
清末全椒文人薛时雨继承了全椒薛氏“耕读传家”的传统,出山后不仅在晚清政治、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在诗词文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目前学界对于薛时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教育与《藤香馆词》两方面,对于薛时雨的思想、家族、诗歌、八股文等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试图立足于文本,结合薛时雨的人生经历以及晚清时代背景,对薛时雨及其作品进行系统的探究,并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价值。  绪论介绍课题来源、目的和目前
学位
吴鼒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主要收录在《吴学士诗集》《吴学士文集》和《百萼红词》中,此外,吴鼒编选的骈文选本《八家四六文钞》成为乾嘉时期著名的骈文选本。  吴鼒父亲早逝,二十一岁后从学于母舅汪朝绣与表哥汪履基,吴鼒经学得汪朝绣真传,而四六及选学受教于汪履基。鼒尝从朱筠、曾燠等人游学,遍游山水名胜,结交师友。嘉庆己未成进士,选庶吉士。后得体仁阁大学士朱珪器重,名震朝野。吴鼒交
学位
屈大均是清初岭南著名的遗民学者,与梁佩兰、陈恭尹齐名,称“岭南三大家”。屈大均诗作数量庞大,存诗足有6000余首,在当时诗坛享有盛誉。而词仅存373首,虽然在数量远不及诗,却也卓有成就,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屈大均词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现有研究虽然对屈大均的词学观、词集的流传、词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均有论及,但多流于浅泛,缺乏整体性的观照。事实上,屈大均词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艺术风貌也别具一格,所
学位
本篇论文将以薛嵎及其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从薛嵎的生平家世、诗歌主题、诗学渊源与审美情趣及诗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薛嵎诗歌的研究意义以及薛嵎诗歌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主要介绍薛嵎的生平及家世。本章先从其个人生平入手,对他的生卒年略作考据,并结合其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接着挖掘薛嵎的家族家世背景,揭示此背景对他的影响。最后,根据诗文史料梳理其交游情况。  第二章主要研究
学位
刘驾是晚唐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一反晚唐绮靡诗风的习气,与同时代的曹邺、于濆、聂夷中等人形成了晚唐诗坛中具有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倾向的群体。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一样,刘驾经历了晚唐社会的衰微,感受着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就其诗歌创作倾向来讲,刘驾多创作五言古诗,通过诗歌创作来针砭时弊,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份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诗人的文献资料记载较少,所存的诗歌也不多,本文在整理相关文
学位
汉代铜镜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中的关键一环,发挥承前启后的独特作用,于方寸之间彰显汉代博大的文化内涵。两汉铭文镜承载纹饰之美与镜铭之巧,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与文化价值。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汉代镜铭文的形式、主题、体式三个方面对镜铭演变特点进行梳理,试分析两汉镜铭发展呈现差异的原因,并将汉代镜铭文与汉代文学进行对比,尤其关注镜铭与汉代诗歌、汉赋、器物铭的比较,考察汉代文学发展全貌。  第一章概括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