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匪作为秩序化生活的异类,其逸出常规的行为方式,是不被社会道德所包容的复杂存在。土匪的身影虽早已消失在历史之中,但其仍旧活跃在文学领域。土匪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代称,更具有丰富的文学和历史含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土匪叙事内容丰富而驳杂,土匪自身的复杂性和土匪题材的独特性,都造就了土匪叙事的独有魅力。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小说,诞生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环境之中,塑造了性格多变,人性与匪性并存的土匪形象。本文通过对30-40年代土匪叙事的整理和土匪形象的梳理分析,在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究土匪叙事背后的深层动因,土匪形象所包蕴的文化内涵,了解土匪叙事的文学史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对土匪叙事进行观照。本文首先表明了写作的缘由,明确了研究对象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小说叙事,确定了研究方法,在对学术界土匪叙事研究的相关梳理中,厘清了研究意义以及创新之处。土匪小说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的叙事主题,诞生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对土匪叙事的思考必然整体性的梳理。其次,“土匪”作为一个有着复杂含义的社会群体,“匪”“盗”“贼”等都是对其的代称,研究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要明晰“匪”的内涵,对土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清晰的界定。而后从“匪”的历史书写入手,以古今中外的土匪定义来阐释本论文的具体含义,同时辨析土匪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别。那么,成为土匪是他们自愿的选择吗?针对土匪的成因以及来源问题,文中主要从社会经济原因,自然原因和个体自我选择等方面展开论述。接下来从审美的角度对土匪叙事进行总括,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和民间文化视角的解读,思考土匪叙事和土匪形象。再次,从具体的小说文本出发,探讨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20世纪30-40年代的土匪叙事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作家写作的角度和对土匪生活的观察也不全然相同。20世纪30年代的土匪叙事与抗日救亡话语紧密相连,以萧军和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作家们在动荡的时代面前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以胡子的特有形象,展现了强悍的生命力和野性活力,书写亦匪亦英雄的传奇故事;同时对20世纪30年代其他作家的土匪叙事进行分析,试图还原20世纪30年代土匪叙事。20世纪40年代的土匪叙事着力挖掘匪性背后的人性内涵,关注被土匪行为遮蔽的人性真实,展露土匪的内心世界及情感诉求。最后从土匪叙事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入手。理性谈论土匪叙事与土匪形象背后的历史内涵与时代特质,探究土匪形象叙事背后的双重性书写以及土匪叙事策略的转变。同时,论文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缺点,以及对土匪叙事的新展望。在土匪叙事的写作过程中,在大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之上,对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考察分析,梳理土匪形象,探究土匪叙事的意义和价值,在匪性与人性中找到平衡,展现土匪叙事的艺术魅力。